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为阜蒙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指明了方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质量。为此,去年阜蒙县及时启动了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科技支撑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服务平台引领示范带建设
一年多以来,科技服务平台的引领下,阜蒙县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引进八个涉农科技特派团,科技服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去年年初,阜蒙县组建了由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省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8个科技特派团与该县科技示范基地对接,最终确定了花生、奶牛、优质梨、寒富苹果、葡萄、树莓、油桃、蔬菜、玉米等13个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团专家与基地对接后,多次深入到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25场次,带领基地乡镇、村农民外出参观5次,有效地开展了农民的眼界,为示范基地的高标准建设打下了技术基础,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了农业单产,带动了农业产业技术升级。
——新型农民技术员队伍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作为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阜蒙县农民技术员培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自2007年秋季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启动以来,阜蒙县先后选送438名具有较强科技意识和创业愿望的青年农民到省内各涉农高效,就种植、养殖、果树、蔬菜和花卉等方面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培训。到目前,已结业的317名学员均成为乡村种植、养殖等各业的技术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农民技术员学员结业后,家庭生产经营收入比培训前增幅达30至70%。这些农民技术员已作为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活跃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
——阜蒙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8年阜蒙县县级科技特派行动启动以来,按照省、市科技部门的要求,阜蒙县完善了县、向、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县级成立了科技特派行动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位和特派员数量、具体人员以及所承担的科技下乡任务,并按照文件形式下发到农、林、畜、水、机、果等相关业务部门。同时,阜蒙县科技局派出指导组分赴各乡镇检查监督各乡镇及其所属各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经过几年的工作,现在阜蒙县全县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及各村均有了科技推广组织,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人员已达到726人。2014年,阜蒙县全县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共举办培训班520场次,直接培训农民4600人次;下发资料31000余份,间接培训农民13万人次。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提高了阜蒙县全县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为建设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科技支撑服务平台示范带建设的不竭动力
今年,阜蒙县要完成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规划任务32.9万亩,将以重点乡镇为核心,以设施农业、果品林业、畜牧养殖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打造100个重点村、100个致富带头人、100个精品项目的“三个一”工程,全面推进示范带“拓宽加密”。为了充分发挥服务平台的示范引领、科技支撑作用,阜蒙县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为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在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上,总的目标要求是示范基地数量不低于去年的13个,建设质量要高于去年的建设水平。花生高产示范田要达到450公斤/亩;树莓高产示范田要达到1030公斤/亩;其他各基地也要按年初计划认真实施并得以圆满完成。
——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细致的实用技术需求调研两次,真正找出技术问题的症结所在,制约产量和效益的原因所在,并且要求专家明确提出在此基础上可能提升的产量和效益指标,使各特派团都在明确技术服务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前提下开展科技特派服务。
——借助辽宁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争取各方面专家15名左右,进一步强化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对阜蒙县现代农业示范带的科技支撑力量,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各类培训次数要超过2014年的520场次,带领农民外出学习次数要超过2014年的30次。积极向上级科研部门和阜蒙县政府提出申请,尽快出台扶持农民技术员创业相关政策,对已经掌握了相关专业技术,又有成熟创业方案,且项目有前景的农民技术员,给其提供创业条件,以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进一步完善阜蒙县各乡镇,特别是示范带内各乡镇、村的科技服务组织体系,明确年度培训推广任务目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只能。争取省、市科技部门进一步增加阜蒙县科技示范基地远程技术服务终端设备的数量。
——各特派团专家在指导阜蒙县现代农业示范带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比较、鉴别,已基本确定适宜阜蒙县相关产业的适宜品种和配套技术,今年将在阜蒙县全县推广,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科技服务。
如今,阜蒙县科技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作用逐步显现,必将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