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集体真正所有 成员按份拥有

日期:2017-10-10 09:16 作者:张环泽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9月6日,51岁的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大南庄村民邓桢太像城里人一样来到龙润生态园上班。去年,他把自家的1亩农田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龙润,自己在生态园打零工月收入2400元。同样数量的农田,同样出力干活,收入却比往年翻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给邓桢太带来了实惠。

  近年来,薛城区以“确权赋权活权”为主线,农村综合改革激活了农村经济“一池春水”。“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农民持续增收遇到瓶颈。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焕发活力,可以让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区委书记姜山对记者说。

  2012年,薛城区被列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围绕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唤醒农村土地等一系列“沉睡的资本”,该区先后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注册成立了枣庄市首家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确保了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财产权利自由有序流动。截至今年8月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864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1.15万亩,农村资金互助试点达6个,34万农民分享到了改革红利。

  该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随着试验区建设的深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凸显。巨山街道辖14个行政村、12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约15万人。14个村集体资产平均达到3800万元,村干部、群众普遍存有分光吃净的短期思想。薛城区尝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原来“人人抽象所有、个人实际没有”的村集体资产变为了“集体真正所有,成员按份拥有”。截至目前,全区改革试点村达到50个,占全区涉农村居的25%,其中15个村已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量化资产总额1.51亿元,量化总股数20170股,实现了资产变资本、村民变股东。

  通过股改,东托三村集体资产年收益约300万元,收益的20%用于办公、公益事业,20%作为发展基金,剩余60%用于股民分红。50岁的村民王运武虽然通过城中村改造分得了城市住房,但没有固定收入,再加上老伴常年有病,一家4口日子过得很紧。去年,他家每人分红2000元,有效缓解了家庭的窘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