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常德西湖管理区将油菜秸秆巧变奶牛饲料

日期:2017-05-22 09:19 作者:刘卫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油菜籽能换钱,油菜秸秆也有收入,再烧,就是和钱过不去了。”5月16日上午,在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德人牧业奶牛养殖基地,运送油菜秸秆车辆等候过磅的队伍长达几十米。

  “原来我们把这油菜秸秆,一把火给烧了,搞得乌烟瘴气,环境污染大。现在我们把油菜秸秆送到这里来,既换到了钱,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每一吨油菜秸秆能卖到200元~300元,变废为宝,我们心里很舒畅。”西洲乡裕民村的一名村民说。

  在加工现场,只见工人们有序地将油菜秸秆和紫花苜蓿、饲苎麻等作物按量放入秸秆粉碎机内,“呼呼”地机器声不停运转,一旁切碎的秸秆饲料已堆积成山。站在一旁的技术人员告诉笔者,这个饲料里混合30%的油菜秸秆打成的草粉,经过发酵后的饲料,比从外地买回的饲料成本也降了一成。

  去年,德人牧业院士工作站提出了环洞庭湖区“棉田一改三化”,即棉田改种饲料作物,实现油菜饲料化、苎麻饲料化和秸秆饲料化。并于当年在该区研发了紫花苜蓿、饲苎麻等与油菜秸秆饲料化耦合增效利用综合技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青贮,将油菜秸秆做成饲料,实现了变废为宝,目前该实验经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等专家现场质询、认证,技术路线可行,效果相当好,奶牛也特别喜欢吃。它的投产利用有效地解决了洞庭湖区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了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为当地奶牛养殖提供了可行的日常饲草料。

  据德人牧业院士工作站副站长曾国璋介绍:“从油菜秸秆自身的特点来看,其木质化高,但通过混合发酵手段,在厌氧环境下可将油菜秸秆细胞结构破坏,木质化纤维得到降解,营养物质就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从而让油菜秸秆成为牛羊等牲畜喜欢吃且营养价值高的饲料,一方面帮政府解决了秸秆难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又解决了牛羊饲草资源问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