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柔区桥梓镇801亩平原造林项目全面启动。一个月后,一座“森林公园”将在北宅村亮相。这是续“潮白河森林公园”后,怀柔平原造林工程为市民打造又一处休闲绿地。从2012年开始,怀柔区共实施平原造林23487亩,全部工程共栽植各类乔灌木98.96万株。平原地区累计增加森林绿地20232亩,改造提升绿地3255亩,涉及全区6个镇,54个行政村。
从2012年平原造林工程启动以来,怀柔区围绕着增绿、治乱、涵养水源为目的,积极利用腾退建设用地、废弃砂石坑、边角地、主要道路沿线开展造林工程,拓展绿地空间,实施生态修复。潮白河沙坑治理是北京市平原造林生态修复的典范。经过近一年的奋战,昔日的不毛之地上建起了占地面积6400亩的生态景观游憩区,栽植油松、侧柏、白皮松、白蜡、银杏、栾树等各类乔灌木31万余株。经核算,沙坑造林后可增加蓄水量11.24万吨,减少土壤流失574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4179吨,释放氧气3053吨,林木成材后增加木材蓄积3096立方米。生态效益显著。
通过平原造林,目前,怀柔区初步构建起怀柔水库周边、潮白河、怀河、雁栖河沿岸水源保护区及京承高速公路两侧绿色廊道,并针对桥梓、杨宋等重点地区、关键部位和生态脆弱区,营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绿色组团。在雁栖湖示范区联络线,2017年城区园林景观工程新造林地块与原有林地相接,已经显现出绵延的景观效果。同时,工程在实施进程中累计完成地上物拆迁包括华北物资市场、下元市场、村级养殖小区等拆迁面积近50万平方米,大幅拓展了城市的绿色空间,平原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乡居民宜居环境更加舒适。
此外,通过开展平原造林工程建设和后期养护工作,为全区解决了1000余农民的就业,有效促进了生态与民生的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