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公主岭把握“供给侧”发展主线 全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日期:2017-04-28 12:33 作者: 来源:吉林省牧业信息中心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年初以来,公主岭市畜牧兽医局认真贯彻和落实省畜牧工作会议、市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这一主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全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一季度,各项工作扎实有序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一、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畜禽发展数量稳步增长。一季度末,全市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了215万头、30.8万头、22.4万只、174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了5%、1%、4%、2%,其中生猪在市场价格向好和养殖户与温氏合作获益的促动下,数量增幅较大,全市生猪出栏7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6.2万头,其他品种养殖量与同期相比均有突破,总体看全年畜禽市场价格呈上扬趋势。

  2.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比例超过了80%,全市有牧业小区792个,其中生猪小区311个,肉牛小区61个、奶牛小区4个,肉羊小区122个、养禽小区280个、其他养殖小区14个,有省级种猪场9个(存栏基础母猪1.5万头)。2017年新建牧业小区落实地块28处(含温氏“公司+家庭农场”新建养猪场),春耕后开始动工。

  3.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公主岭温氏生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大榆树种猪扩繁场生产运行良好,现存栏种猪4000头,“公司+家庭养殖场”已投产养殖场7个,猪舍20栋,养猪1.2万头。经过一年来养殖模式实践,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好地收益,2017年养殖户合作意愿较高,目前与温氏合作的养殖户落实地块28处,计划建舍79栋,养猪1.5万头,同时大榆树永兴商品猪场启动建设,计划投资2.4亿元人民币,占地26公顷,建4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商品猪5万头,建成后年产商品猪20万头,目前各项手续已齐备。3月9日,温氏广东总部对温氏永兴村商品猪场项目完成施工招标,中标公司为荷德曼(广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正在筹备开工事项,建设场地已完成围墙建设和用电管线铺设,现已开工建设。

  二是公主岭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考核组验收。3月27日,国家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刘湘涛带领专家组到公主岭,对我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进行了现场评估,并顺利通过。

  三是大北农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一期)进展顺利。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占地100公顷,建设总部、饲料加工厂和5个种猪场,建成后可实现年出栏生猪60万头。目前,公司已经市工商注册,2月份,公司在黑林子镇河沿子村和朝阳坡镇中央堡村选定了两块地,共计60公顷,土地租赁价格已商定。4月初,畜牧兽医局联系国土局、环保局协助大北农公司到玻璃城子、毛城子再次选址,选定玻璃城子镇60公顷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现公司正在与农户就租赁有关事宜进行协商。

  四是荷风种猪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场址在环岭街道石人村,占地25公顷,计划建现代化种猪繁育基地,年存栏基础母猪6000头,分两期建成,一期建成后年可存栏基础母猪3000头。计划2017年完成一期生产线建设并投产。目前,公司已经与石人村就项目引水工程达成协议,购买1眼深水井并再挖掘1眼深水井,现引水工程已动工,正在建设中。

  二、常规基础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动物防疫有效开展。3月1日,全市2017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开始展开,开展畜禽免疫项目12项,其中国家规定强制免疫项目5项(猪牛羊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计划免疫项目7项(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禽霍乱、羊痘、狂犬病、法氏囊),计划到4月30日结束。市政府召开了2017年全市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春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落实了目标管理双规责任制,把有效开展春防和秋防作为全市动物防疫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了动物免疫包保责任制和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加强了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程序,完善了强化疫苗管理,强化了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双达标。目前,全市春防工作正在有效开展。

  二是加强了动物卫生监管,有效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检疫率达到了100%。加大了对屠宰场(点)、农贸市场等场所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无死角,严厉打击收购、加工、运输、经营病害动物及产品的违法行为,全面推广了“动监e通”移动终端应用,开通用户356个,其中官方兽医57个、养殖户299个,开展了无疫区建设软件培训,培训人员60余人次。

  三是加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了对养殖、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市场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全年无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加强了饲料行业的监管,开展了饲料中违法添加兽药专项检查工作,对全市配合饲料、浓缩料生产企业和经销业户进行了抽样,共抽样65批次,均为合格;加强了兽药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0人次,对全市158个兽药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共收缴不合格药品4132支、粉剂53200克、粉针剂126瓶,并按规定进行了销毁。净化了兽药和饲料市场。

  四是加强了科技培训。开展了《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和技术培训,共举办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培训班5期,聘请了3名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专家和市级6名专家,对牧业小区建设、养殖标准化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瘦肉精”危害及防控、动物防疫检疫、养殖场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牧相关法律法规和畜牧技术推广示范手册填写等项内容进行了技术培训和辅导,共培训技术指导员52名、科技示范户411个。

  五是加强了畜禽屠宰监管。集中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和对私屠滥宰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了对注水肉或注入其他物质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了不法行为。同时集中开展了对全市28家畜禽屠宰厂点的达标建设和清理审核换证工作,加快了畜禽屠宰企业的优化升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畜禽粪污处理急需加强;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缓慢;四是产业链条短小,产加销一体化衔接不紧密,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知名品牌少;五是资金供给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

  三、形势分析预测

  (一)畜禽市场行情分析

  生猪市场价格从2016年高位回调,目前出栏平均价格为7.1元/斤,按一头猪出栏重240斤算,利润在300元左右,处于合理空间;肉牛价格平稳,出栏平均价格为13元/斤,按一头肉牛出栏重700斤算,利润在1500元左右;肉羊市场价格呈上扬趋势,出栏肉羊平均价格为7.1元/斤,按一只肉羊出栏重40斤算,利润在150元左右;肉鸡市场价格平稳,出栏平均价格为3.5元/斤,按出一只肉鸡栏重6.8斤算,利润在4元左右;禽蛋市场价格低迷,市场平均价格为2.4元/斤,处于亏损状态,预计下半年禽蛋价格有望上行。

  (二)行业趋势预测

  1.种养结合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能够促进粪污等养殖废弃物综合处理和利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

  2.畜牧业生产成本将不断提高。在土地制约和人工、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养殖投入面临不断增加,养殖利润空间缩减。

  3.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重道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养殖、加工、销售等畜牧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增强监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4.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形势所需。

  5.畜牧业信息化服务将引领畜牧业发展。“互联网+畜牧业”将在畜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后三个季度工作安排

  (二)发展目标

  2017年,全市猪、牛、羊、禽预计分别发展到448万头、46.2万头、35.5万只、362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3%、0.5%、1.5%、1%。新建、改建、扩建提档升级牧业小区50个。

  (三)任务措施

  1.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推进温氏生猪项目建设。协调做好温氏“公司+家庭农场”各项对接服务,扩大养殖数量;二协助大榆树永兴商品猪场建设,提供相关服务;二是协助推进荷风牧业种猪繁育场项目建设;三是协助推进大北农种猪场项目建设;四是协助推进肉鸽养殖项目建设;五是推进“粮改饲”项目建设。一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项目发展的良好氛围;二加强技术指导,协助做好良种选购、种植管理等项工作。主要措施:一是整合现有规模养牛户,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二是开发利用市牛场现有草原,面向域内外广泛招商,吸引有识之士投资建设。2017年计划完成饲草料种植面积4万亩、收贮量12万吨;六是推进无疫区建设。重点加强四大体系建设。一加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体系建设。完善疫苗冷链体系,实行春、秋集中免疫,月度补免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应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二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监测预警网络及能力,健全全市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完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常规监测、集中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三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监管体系建设。增强检疫监管及监督执法能力,落实养殖场(户)、屠宰场(厂、点)、运输经营者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管责任。建立病死动物收集体系,完善无害化处理补助制度,从源头上遏制病死动物流向市场;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备队,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完善动物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分级核查举报疫情,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2.加强常规基础性工作

  (1)以牧业小区养殖为载体,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

  继续开展牧业小区提档升级和标准化创建活动,引导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提高标准,扩大养殖规模。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等项目标,不断地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2017年计划完成牧业小区提档升级50个。

  (2)推进产业化建设

  培育和发展生猪、肉牛、肉禽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延长产业链条,开发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全市畜禽屠宰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和达标建设,培育一批有标准化养殖基地、有屠宰加工厂、有产品销售网络、有自主创新品牌、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产业化示范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3)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坚持“引育繁”相结合,加强良种繁育和种畜禽管理,突出生猪、肉牛、奶牛、蛋鸡、肉鸡,兼顾其他畜禽品种,构建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强良种供精站点建设,创建省级标准化站点,加快良种繁育新技术创新和普及应用,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良种繁育各项政策扶持资金。2017年,全市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猪、牛三元杂交比例达到95%以上。

  (4)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动物卫生监管。一是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并推动项目有效运行;二是加大对饲养、屠宰加工、销售流通环节的有效监管,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监管制度,严格建立养殖、屠宰加工企业生产档案,实现畜产品生产过程可控、销售渠道可查、产品质量可追溯。严厉打击养殖、屠宰加工、销售流通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和加工经营病死畜禽行为。认真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一体化认证工作。对生鲜乳生产企业和加工、收购企业实行严格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使用有害物质行为。

  加强对饲料、兽药等养殖投入品的监管。严把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三个关口,认真开展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率,落实抽样监测、日常巡查制度。规范兽药GSP和GMP管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深入开展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营造养殖投入品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良好环境。

  (5)加快推进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针对标准化规模生产、良种繁育、高效养殖、疫病防治、饲料兽药使用、设施环境控制、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科技创新、普及和应用。一是深入开展畜禽健康养殖科技服务。重点围绕“畜禽养殖防疫制度化、饲养流程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五化目标,把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送入村屯场户,推动畜禽健康养殖发展;二是深入开展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项目建设,加快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

  (6)加快推进牧业合作组织建设

  鼓励和发展牧业经济组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组织开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示范社评选活动,对发展基础好、带户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示范社推荐省级示范社。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支持发展好、影响大的畜产品交易市场,改造建成集市场、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特色畜产品集散中心,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加快建立畜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有资金实力、有带动能力的企业组建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通过内部联保、信用担保等形式,为养殖户提供养殖贷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