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绿色青原”正崛起——青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

日期:2017-11-07 00:00 作者:彭生苟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金秋十月,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在广袤的“东井冈”农村大地上,农机在轰鸣工作,辛勤的青原人们正忙着让颗粒归仓。

  青原区准确把握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区的实际,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调整,成绩斐然:该区先后获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凸显特色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六大富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有机蔬菜、井冈蜜柚、绿色大米等六大富民产业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区农业局局长邓专家说:“全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个,年实现销售收入约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48家、家庭农场170家,合作社社员1.2万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6.8万亩,带动农户2.3万户,社员人均年收入增加1.2万元。”坚持品牌化建设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目前全区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A级)18个,培育了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4个,开发了井冈蜜柚、绿壳鸡蛋、东固竹笋等特色品牌20余个。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和推介活动,以品牌打造促进市场开拓。东固山牌井冈蜜柚多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江西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金奖。通过政策引导、疏堵结合的方式,加速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制定了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对禁养区内的生猪规模养殖场下发了关停通知书,限期予以关停。目前,禁养区内养殖场正在逐步减少养殖量。在关停污染较大的畜禽养殖场的同时,积极引入禧鼎公司建设年存栏规模5万头的大型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引导生猪养殖从禁养区向可养区转移,实现企业与养殖户共赢,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

  强化载体 发挥园区引领示范作用

  该区按照“四区四型”规划目标,以“工业化管理、景区化打造、市场化经营”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一区八园”建设。

  为创新规划引领,该区依托资源、生态、区位优势,积极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高标准编制了《青原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方案》、《青原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规划》等规划方案,将园区发展量化到全区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强大合力。在创新流转机制工作中,该区成立了农村土地交易中心,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各项制度,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完成土地流转2.3万余亩。同时,创新经营管理,坚持以企业办园区、以园区联农户,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副主任李兴业介绍,围绕园区规划建设布局,大胆包装项目,利用区内外一切招商洽谈机会,强力宣传推介,大力引荐项目,园区先后引进熙龙蔬菜、博海蓝莓、联大水蜜桃等实体企业80多家。

  拓展市场 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

  以建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打造全域旅游新景区,开展了系列农旅融合活动,成为了吉安市民的“后花园”,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有效对接。

  开展活动“精彩”。成功举办了青原区首届桃花节、荷花节等系列农业艺术节活动,组织开展了火龙果、蓝莓等农业休闲采摘活动。仅今年,全区举办各类农旅活动20余次,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600万元以上。

  打造景区“多彩”。“按照旅游思维、坚持旅游标准、围绕旅游市场”来建设生态农业,推动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居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打造观光农业,发展休闲生态农业。目前,全区共建设各类休闲农庄74个,休闲农业产业面积超12万亩。

  发展电商“添彩”。引进井冈绿农网建设青原区农产品电商营运中心,结合“赣农宝”“邮乐网”“供销e家”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乡村电商服务站点57家,。东固竹笋、绿壳鸡蛋、新圩红糖、富滩大米、井冈绿宝山茶油等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了品牌化道路,带动了农民致富。目前,全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促进参与电商产业农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

  深化改革 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在青原区委、区政府看来,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该区因地制宜地创新改革方式,多路径、多形式、多层次地推进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方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富滩镇烟棚下村整合村集体资源和村民闲置的民房,通过股份改革发展休闲农业;富田镇王家村整合村集体山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创新农旅联合社改革。以抱团发展为理念,整合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农旅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正在建设2000平方米的生态农产品体验中心,为合作社搭建联合平台,建设统一对接市场的窗口,合力破解制约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销售、品牌等瓶颈问题。与此同时,强化惠农政策扶持。继续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1万余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落实经营主体的优先组织实施。积极实施财政惠农信贷通政策,今年已审批发放惠农信贷通7270万元,惠及120余户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该区还与井冈山大学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超8000人次。完善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整合全区农产品、植保、土肥、畜禽等资金3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青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