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希望在田野上升腾——武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日期:2019-01-08 11:23 作者:韩慧文 来源:武威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威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把打好生态保卫战、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根本保障,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重要支撑,统筹实施生态、产业、人才、文化、组织“五个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武威大地铺展开来。

  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是产业兴旺,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武威市挖掘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突出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着力实施质量兴农、合作社规范化促进、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冷链物流建设、良种良法引进推广、农业招商引资等六大工程,为越来越多的村民带来了稳稳的幸福。

  从雪域高原的天堂村、大红沟村到绿洲平原的蜻蜓村、普康庄园,再到沙漠景点红旗谷、金水源……一个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点,不仅为城乡市民提供了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更为乡村振兴带来无限希望和生机。

  武威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出台“黄金21条”支持政策,实施乡村旅游项目39项,卓尔雅都市农业产业园、西凉魂现代观光示范园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培育了民勤县重兴红旗谷、古浪金水源丝路风情园、天祝大红沟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凉州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天祝县天堂村等13个村入围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名单。

  “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既能拿到基金,还能分到红利,这件事放到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民勤县苏武镇羊路村村民许建民就是“三变”改革的受益者。2017年土地流转后,他以资金入股,承包了两座日光温室,全部种植了人参果。除了在年底得到6000多元分红外,日光温室的收益也较为可观。

  走进古浪县森茂牛羊交易市场,只见交易区内车来车往,熙熙攘攘,商贩和养殖户正在讨价还价。屠宰加工区内,工人们正在安装屠宰、加工、冷藏等设备,一派繁忙景象。交易市场自运营以来,已有宁夏、新疆等地80多个商户入场交易,预计年交易额达4亿元以上。记者了解到,全市44家企业、168家专业合作社参与“三变”改革,入股农户2.69万户。依托黄羊河集团公司、昊天农产品交易中心、雪峰源农产品开发公司等56家龙头企业和批发市场,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全市新增农产品冷链设施静态库容8.5万吨,累计达到48.2万吨。推进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19个,“古浪香瓜”通过地理标志认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达到99.5%以上。

  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行进在凉州区双城镇各村社间,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硬化的道路整洁干净,村村设有垃圾箱,村社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不仅使村庄有了崭新的面貌,更使得村民观念有了明显改变。“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将垃圾分类收集、定点倾倒。村里垃圾没了,环境美了,幸福感也提升了。”乡亲们感慨不已。

  20多座造型独特、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间,连日来成了民勤城内街头巷尾的新亮点,赢得市民连连点赞。“以前用旱厕,苍蝇多、味道大,现在家里土厕改水厕,干净又方便,这条件不亚于城里人的卫生间。”三雷镇上陶村村民王菊平高兴地说。实施农村旱厕改造,让千百年来困扰群众的“卫生死角”彻底变靓、变净,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天祝县坚持造林绿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努力改善城乡面貌。

  去年以来,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同时,乡村环境也有了明显变化,长年累积的“垃圾山”“垃圾坑”“垃圾带”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开工改造乡镇企事业单位及村委会公共旱厕1578座、农村户用旱厕7.64万座、旅游示范厕所140座。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着力推进城镇绿化、农村社区绿化、景区绿化、产业园区绿化、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全市完成营造林93.66万亩。

  文化振兴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每当华灯初上,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在这里跳舞、打球、健身,好不热闹,展现出乡风文明的新风貌!而原来背着双手闲转的人们也有了新去处,听培训、学技术,连村头大树下的“闲话摊”也成了探讨致富经的“交流点”……这只是武威市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的一个缩影。

  武威市深入实施树新风强动力助脱贫“八项活动”,组织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成乡村道德讲堂,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古浪县以124个贫困村为重点,积极探索推行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93个、公共文化村级服务点1114个、“乡村舞台”1073个、农家书屋1467个,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文化下乡等活动,常态化举办《凉州讲坛》《凉州文化沙龙》,积极打造凉州文化品牌。

  武威市深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引导人才向农村流动。支持涉农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挂职或兼职、在职创办经营实体,选派9人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经营主体挂职。从市县涉农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择优选派557名科技特派员、组建50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到贫困乡镇、村组、农业产业园、扶贫产业基地驻点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招募65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选拔80名特岗教师到基层从事教育工作,为乡镇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基层公务员,充实“三农”工作队伍。

  同时,武威市统筹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了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大调研、大整改、大提升”活动;实施“千名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工程”;开展乡村平安建设,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0个,在31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展平安建设试点,在41个乡镇和87个村(社区)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了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