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睢县“志智”双扶 提升脱贫“内生动力”

日期:2018-10-10 08:48 作者:李燕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由河南科技大学组成的18人“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来到睢县城郊乡云腾农业科技园,为园区“种、养、加”产业把脉问诊,现场解答问题。“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传技术、解难题,这是给群众脱贫致富上了‘技术保险’啊。”城郊乡潘庙村支部书记王峰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睢县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通过科技扶贫、能人带动、文化扶贫、输血造血等多渠道精准发力,开展“志智”双扶工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技术培训,助贫困群众“增智”

  通过聘请高校专家服务团,睢县开展了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及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乡村旅游”“巾帼农家乐负责人”“巧媳妇工程”等专项创业培训,探索实行“课堂培训+创业实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创业项目案例培训”等模式,推广“互联网+”创业培训,同时开展开放式在线培训,建立致富带头人创业网络创业培训体系,农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术、开阔了思路,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各类培训5849次,参培人数44216人。

  保庙村村民王顺治说,过去我种的葡萄个小、光泽度不好卖不上价钱,通过农业专家的指点,今年一亩葡萄收入5000多元,技术人员让我脑瓜“增智”、土地“增值”。在周堂镇嘉鸿鞋业打工的谭小兰初次进厂时只拿1500元的工资,通过岗前培训她拿到了3000元的高工资,鞋厂负责人张建国说,岗前培训让工人多挣钱、厂子多赚钱,企业应该给政府的服务点赞。

  典型引路,让群众“增信”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只有实施‘志智’双扶,树立脱贫光荣的导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才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县委书记吴海燕说。

  近年来,睢县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传播精神文化知识,挖掘脱贫励志模范、创业致富典型、“凤还巢”成功人士,利用多种舆论工具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引导和鼓舞贫困户依靠双手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自信心。

  涧岗乡恒山村张玉喜4年前因一场事故落下了三级残疾。他身残志坚,于2016年建起了养殖大棚,经过和妻子张小莹两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在2017年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并被授予全县脱贫励志模范。他的事迹在县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人家身体残疾都脱贫致富了,咱还观望啥?”后台乡邓庄村轩琴锋听过村头大喇叭讲述的脱贫攻坚故事后鼓足了干劲,他在自家的7亩地里种辣椒,当年一亩地获利一万多元。

  文化宣传,让群众“立志”

  补齐“文化短板”,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睢县实施“七覆盖一到位”文化精准扶贫提升工程,为每个贫困村配备1名文化宣传员,带动村民参加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推动文明村风。创作大型脱贫攻坚剧《惠河湾》在各乡镇巡演,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夜幕降临,孙聚寨乡刘六村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村民们穿着队服如约而至。戏剧队声情并茂地演唱着豫剧;红歌队铿锵有力地唱着《东方红》,腰鼓队、广场舞队尽情地敲着、舞着。丰富的文化生活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73岁的李广真老人每天边做饭边哼着曲,年轻时学过唱戏的她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没事就想唱两嗓子,之前剧团来俺村唱两天就走了,不过瘾,现在我们自己天天唱。”老人说,“从来没有过过这么好的生活。60岁以上给补钱,看病还报销,党的政策真是好啊。”

  政策激励,给群众鼓劲

  睢县出台《关于鼓励扶持贫困户自主脱贫稳定脱贫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脱贫励志模范、就业产业奖补、脱贫成效奖励“三大工程”。自主脱贫且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贫困户,授予“脱贫励志模范”称号并给予每户6000元的自主脱贫奖励;发展种、养、加、商、游等脱贫产业,发放奖补资金1785.07万元;对贫困家庭在集聚区就业、扶贫车间就业、县外务工、发放就业奖补资金1731万元;对贫困户家庭当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每户每年按人均纯收入的20%给予脱贫成效奖励。截至目前,该县已为“脱贫励志模范”发放奖励资金24万元;落实各类政府奖补政策20404人次,发放奖励资金1080.49万元,形成了“自己干、大家帮、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通讯员 杜传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