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强产业 美村寨 富乡亲

日期:2018-07-20 08:29 作者:本报记者 袁 琳 陈 静 韦继川 来源:广西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今年4月,广西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立足区情农情,切切实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广西各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夏日炎炎,在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山湾村,养殖户谭庆伟的荷花池塘螺蛳正肥。“每亩每年可打捞螺蛳1500公斤以上,按每公斤4元计,亩收入至少6000元。”除了螺蛳,太阳村镇还大规模发展优质水稻、甜竹笋、豆角等农产品,种植面积达6500亩,有农产品初加工企业8家,年可加工大米、蔬菜13万吨。而谭庆伟养的螺蛳,最终汇入了柳州螺蛳粉产业中。

  一碗螺蛳粉吃出一个大产业,柳州螺蛳粉产业是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典范。目前柳州螺蛳粉产品在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超万家,日销量突破80万袋,成为阿里巴巴销售量排名第一的米粉特产类商品。袋装螺蛳粉产值从2014年的5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30多亿元,初步实现柳州螺蛳粉生产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形成上下游供应配套全产业链。

  柳州螺蛳粉是广西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升的亮丽缩影。如何加快实现广西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给出明确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结构调整和品质提升,广西农业特色产业愈发欣欣向荣。

  正在实施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落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和品牌农业创建,今年上半年,已落实财政预算4000万元,支持广西8个特优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平台。目前,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正不断增加示范区创建数量,推动示范区由核心区向拓展区、辐射区延伸,全面覆盖广西农、林、牧、渔业各类名特优新品种。截至今年4月,广西累计启动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206个,比2017年增加476个。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广西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良种联合攻关,四大作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水稻、玉米等19个创新团队的专家总数达1539名,累计育成新品种(组合、品系)超过530个。今年上半年,审定通过203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数量同比翻番。

  让农业“强起来”,前提是必须推进农业、农村各方面的深化改革与配套建设。目前,广西土地确权工作进入收官阶段,确权登记864万户,可颁证率已达97.56%;农户承包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963万亩,占广西承包地总面积的29.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这一系列改革极大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目前,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4.93万家,家庭农场8438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34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走在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镇平木村那卜组的村道上,错落有致的乡村小楼、赏心悦目的彩绘立面,让人真切感受到“家在青山绿水间,人行诗情画意中”。

  自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以来,那卜组就地取材,对村里的房屋立面进行彩绘喷画,画上村里居民的生活常态;对池塘进行清淤、填石,在周围种植绿色植物;对村道和步道进行硬化,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同时重现古村古韵。此外,还着重从乡村红色文化传承、休闲乡村农旅结合、生态无公害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打造。

  居住的乡村环境变美了,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在画中,画在村中”已成为那卜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那卜组村民的幸福指数还将一路上扬——防城区计划投入800万元,在那卜组和水营街道丹竹江村实施“生态宜居示范村”和农村“改厨、改厕”建设。而且,那卜所在的平木村还与青秀区天堂村、宾阳县名山村、凭祥市练江村一道,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

  据了解,广西为探索不同地区美丽乡村综合性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扎扎实实建成一批村容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具有区域特色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自治区财政厅、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始联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试点村作为现阶段推进美丽广西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将极大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根据项目安排,试点村将在今明两年,获得每年750万元的资金投入,从规划到建设,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发展,从弘扬乡村文明到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搭建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化体系。

  当前,“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活动已进入攻坚的关键时期,“厕所革命”如火如荼。截至6月23日,广西改厕项目开工总量近21万户,竣工总量约11.8万户。广西改厨项目开工总量为19万户,竣工总量为10.6万户。

  力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群众增产增收越来越有盼头了。”今年5月,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望齐村引进一家公司合作创建生态肉牛养殖场,这是该村这些年引进的第二个项目。村民们兴奋地给记者算账:“如此一来,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发展产业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

  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大石山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忠义村,有贫困户203户846人,人均耕地约2.5亩,无水田。2016年以来,这个村通过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扶持,引导村民“开山修路、运土填窝、砌墙造田”,实施“坡改梯”工程,大力发展玉米种植项目。村里的贫困户种植玉米3400亩,年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收入稳定,顺利脱贫。

  高山小窝流水养鱼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的养鱼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借着政府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东风,从去年起,该县布代村争取了70万元的财政扶持资金,建成小窝流水池塘6000平方米;并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辐射周边地区形成产业优势,带动贫困户55户。

  今年,广西加大产业扶贫投入,集中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重点扶持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主体带动作用,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户参与度,确保年内覆盖80%以上的贫困户,力争全覆盖。加大电商扶贫力度,继续推进电商扶贫行动。加大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边贸扶贫、构树扶贫、生态扶贫等产业扶贫新业态,解决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参与产业、稳定增收问题。

  据了解,广西还在强化脱贫攻坚资金保障上,进一步增加自治区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确保增幅达20%以上,且超过2018年中央下达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量的30%,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特殊贫困人口帮扶力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