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独有的区位优势,加之山高林密、水源充沛、自然资源丰富等禀赋,决定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在资源、潜力在特色,希望在高效。全市按照打资源牌、走特色路的总体部署,突出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
白山市立足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具有白山特征的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全力打造以人参、鹿业、食用菌、林蛙、中药材为重点的特产业基地。坚持以差异化发展为方向,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八大板块,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征的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加快培育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基地,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实现产业集中连片发展,重点抓好浑江食用菌、江源蓝莓、靖宇中药材等6个产业化园区建设。林蛙放养面积稳定在220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发展到275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积极建设以市区为重点的蔬菜基地,全市新发展棚膜3000亩,蔬菜自给率提高2个百分点。积极跟踪国家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有关政策,认真研究我市马铃薯基地建设,争取好国家政策扶持。围绕生猪、肉牛、肉鸡、梅花鹿、蜂业5个产业链,着力抓好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以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实现畜牧产业扩能升级。进一步加快发展长白山森林黑猪、蜜蜂、梅花鹿和特种经济动物等特色牧业经济,把白山建成全省特色畜产品重点地区。
白山市认真做好地理标识认证、产品认证工作。靖宇县林下参、西洋参、平贝母3个产品得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0处,累计认证无公害产品246个,有机、绿色食品1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