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田园如画满目新

日期:2015-07-13 09:21 作者:黄 杏  来源:贵州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遵义县新农村建设一瞥

  走进贵州省遵义县龙坑镇八里美丽乡村示范点,满眼生机盎然,到处充溢着浓郁的田园气息和水乡韵味,自然而恬静。

  “春观花、夏采果、秋赏叶、冬品酒。示范点6个品种今年全部挂果,明年春天游客就可以来观光体验。”百亩蓝莓采摘园负责人陈培凤说,蓝莓阳春三月开花时花漂亮,夏季七月采果时果飘香,金秋十月落叶又是一番景致。蓝莓经济价值高,后年进入丰果期,亩产1000余公斤,市价每公斤约40元,亩产值可达16万元。

  在八里,除了百亩蓝莓园,还有百亩樱桃园、百亩特色蔬菜园、百亩精品水果园、70亩刺梨园、50亩冬笋园、30亩柿子园、30亩葡萄园。社区副主任周贵说,社区把农户土地集中流转过来,统一租给大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农户在基地打工。产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倍增。

  遵义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中,邀请浙江大学专家团队结合县情及文化特色,将三岔镇“罗衙台湾村—柏香台”,枫香镇“土坝—花茂—苟坝”,龙坑镇“梳池—八里—民主”规划为首批升级示范带。

  这三条示范带各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枫香镇以红色和陶艺文化为主;三岔镇以古播州和台湾风情地域文化为主;龙坑镇则以现代田园风光文化为主。

  遵义县从2014年起按照实施净化、美化、文化、产业化、精细化“五化”工程,推动乡村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五项内容升级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1+5+5”新模式。枫香镇投入200余万元,在纳入规划的示范带沿线种植樱花、银杏、杨梅、皂角等多种树苗7000多株,并投入25万元对示范带内的河道进行整治。

  三岔镇柏香台建设3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和1个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沼气池的管道已接通到柏香台、营上、金竹林、前进4个村民组254户群众家里。

  得益于升级版的打造,柏香台村民组成功引进投资4000万元的俊逸度假山庄以及投资1000万元的营上山庄。

  2014年,遵义县委、县政府在枫香镇花茂村打造的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复古的民居,精致的雕窗,别致的庭院,平坦的道路,山水、田野、村落错落有致,如同世外桃源。该村土陶曾经有过辉煌历史,1915年获得巴拿马金奖的茅台酒酒瓶就是花茂生产的,目前已成为遵义县新农村示范建设的地理标识。

  “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改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还补贴家庭旅馆。”花茂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治强说,他家房子大,有30个床位、15个标间。政府按每个房间3套床上用品配置、每套600元的标准,补贴了他家2.7万元。

  王治强的家庭旅馆生意很好,再加上有了政府的补贴和扶持,王治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王治强的示范带动下,花茂村村民心眼活起来了,开洗车场、办土陶加工厂……村支部书记付维艳认为,村子美了,村民富了,最美田园也就有了。

  在遵义县龙坑、三岔、三合、等镇,随处可见这样的“党员带富”效应。在龙坑镇梳池社区坪丰组,该村致富带头人毛国钊创办的西河休闲山庄不但实现了80万元的年收入,而且解决了该村新田、坪丰、民主、坪庄四个村民组几十位村民就业。

  遵义县通过“1+5+5”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模式,共投入创建资金54.27亿元,累计打造示范点(带)455个,惠及18.5万户78.5万人。其中,完成黔北民居风格改造45462户;硬化通村公路2148公里,进寨路2028公里,连户路2113公里;建乡村旅馆417家7426张床位,建文体活动场所252个;先后共流转土地18.4万亩发展现代农业。

  如今的遵义县农村,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村更靓、生活更美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