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扶余市农村就会感到心旷神怡,耳目一新:激情诵读道德经典,深情讲述道德故事,争相发表道德感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这里蓬勃兴起。在扶余市农村,讲道德、明事理、行善事、做好人已经形成一股热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里发扬光大,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成果。
为了大家快乐他宁愿吃亏
扶余市更新乡新红村农民刘文贵是村里志愿服务的带头人。几年前,他居住的九间房屯生活环境恶劣,垃圾遍地,晴天一脸土、雨天两脚泥、雪天摔跟头。虽然屯里每年春秋季节都组织村民进行清理,但由于平时没人管,屯里始终改变不了脏乱差的面貌。刘文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来,他拿着自家的扫帚走上街头义务清扫街路,屯里的主街长达2340米,刘文贵一个人清扫得三个多小时,累得他腰酸背痛。尤其是大量的垃圾要运到屯外,劳动量很大。刘文贵推着自家的手推车,一个上午都运不完。时间一长,屯里的卫生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非常感谢刘文贵,现在参与清扫街道的志愿者已达30多名,真正产生了“好人效应”。
2007年5月,在新红村决定硬化村路缺少资金时,刘文贵便动员村民义务出工。在村里修完道路后,刘文贵不但坚持每天起早清扫街路,还坚持义务巡视街路卫生,看到街上有个草棍或塑料袋都立即捡起来。村里干净了,刘文贵开始琢磨着让村里美起来。从2005年开始,他就尝试着在自家炕上育花苗,待花苗长到一寸多高时,他就在自家院里扣上塑料大棚,然后买来育苗用的塑料桶,再把花苗移栽到这里,等到外面气温适宜时,再把花苗移栽到村路两侧,使新红村真正成为鲜花盛开的村庄。2012年,新红村线路改造缺少资金,刘文贵主动提出组织志愿者义务出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村里线路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刘文贵组织志愿者出工节省资金近10万元。
“道德讲堂”弘扬社会新风尚
过去,扶余市南部的一些农村盛行办酒席,甚至有些村干部和农民借办酒席赚钱,成了农民群众的一种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可是,在新站乡新站村,最近一段时间,过去爱张罗事的老吴清闲了下来,他告诉记者:“除了红白喜事帮帮忙,其它升学宴、安家宴、建房宴、满月酒一概不应。”原来,他成了村里“道德讲堂”的常客,现在一心就想讲道德、行善事、做好人。
扶余市依托“道德讲堂”,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主要是在农村建立文化大院、组建合唱队、秧歌队,通过自编自演的歌舞、二人转、小品、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广大农村营造了建设美丽家乡的文化氛围。在文艺表演中,那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节目往往蕴含着大道理,传播了精神文明的正能量。
走进三岔河镇小九号村,最吸引眼球的是廉政文化一条街。漫步街上,两边墙上写满以廉政为主,传统文化、社会公德等方面知识为辅的名言、警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起到了教育人和鼓舞人的作用。据统计,该市共建廉政文化长廊900延长米,文化广告牌260个,宣传标语700条,形成了培育一代新人、建设美丽乡村、争当新型农民的“大气候”。
志愿者齐心协力唱响奉献之歌
在扶余市农村采访过程中,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故事让记者感动着,“让好人领奏农村最强音”成了主旋律。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精神文明形象大使张力经常深入农村讲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根据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为农民发家致富指明方向。“我家上至七十多岁的老母,下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是精神文明志愿者。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让我认识到正确的人生之路。现在国家号召建设美丽新农村,我们农民一定要听党和政府的话,增强集体发展的责任心,必须做到叫一号来一号,亏了我一个幸福一村人。”农民志愿者冯军高兴地对记者说。
几年来,在村屯整治过程中,扶余市3000名农民志愿者发扬“团结、互助、共建、奉献”的志愿精神,通情达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要待遇,不计报酬,主动捐款,义务出工,为自己居住的村屯清扫街路、清理垃圾、修路安灯,植树栽花。“建设新农村我们不等不靠,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就能将大困难变成小困难、小困难变成没有困难了。”农民志愿者伯文奇对记者说,他还指着连接丛家屯、腰屯、大前屯的3公里红砖路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我们200名志愿者用20天修好的,现在解决了乡亲们‘行路难”的问题。‘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道理深刻呀!”
在新红村精神文明志愿者分会的活动记录簿里,记者看到这样一组记录:几年来,新红村志愿者自发成立卫生队,自掏腰包购买扫帚230把,除雪工具150件,每天早晨主动起来清扫街道;自发集资安装路灯50盏,并且承担路灯电费费用;每年春节培育花苗15万株,没有向村里提出任何要求。志愿者带动村民投入村屯整治资金53万元,没有一个家庭发生经济纠纷的事件。
扶余农村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是让人们向上向善做好人。好人,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由衷的赞叹。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中,通过讲传统、学好人、做好事,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蔚然成风。做好人不难,好人有好报,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应该成为你我他的共识。在新农村建设中,“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爱,信者效其忠”,这样一来,还有搞不好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