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沿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记者走进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羊场,一栋栋崭新的红砖瓦房呈现在眼前。而两年前,记者在这里看到的还是狭窄的土路、成片的土坯房,而今这一切变化正是源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
马鞍山羊场是革命老区村,全场辖8个小组,农牧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因居住在偏僻的高寒石质山区,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所以农业生产上基本是靠天吃饭。牧业生产上的粗放经营,传统的饲养方式经济效益低,因此全场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低而不稳。
看到马鞍山羊场的现状,河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积极在该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对道路、饮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统一进行整治,并为每户危房改造户补助1.5万元。截至目前,完成街巷硬化9600平方米、危房改造81户、院墙改造1500延长米;对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修建了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实施方塘灌溉项目一处,新增水浇地500多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一处,解决了150多口人饮水困难问题。
2015年,在河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积极争取下,国有垦区危房改造项目在马鞍山羊场得以实施,项目将使羊场场工危房改造实现全覆盖。同时,总投资118万元的配套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确定了施工企业,正在开工准备,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后,6个自然组将全部实现通户路面硬化。
“以前羊场遇到雨雪天气,群众出不来进不去,底盘低点的车根本走不了。如今,路面全部硬化绿化,基本上户户都能通,房屋改造得亮亮堂堂,这里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村长高福宝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