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上犹县探索推行创新创业“9+1”模式

日期:2015-06-11 00:00 作者:何善鸣 张鸣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六月的上犹,生机勃发,活力四射。走马犹江大地,创新创业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外出人员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县外客商来犹创业、落户企业创新创业……

  这一生动局面,源于上犹县坚持市场主导,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大兴项目,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源于该县打造农业、电商、旅游、中介、文教、健康、专业市场、园区服务和小微企业等九大平台并建立一套项目跟踪落实机制的“9+1”模式。今年至今,该县已落实创业项目593个,其中创业孵化基地7个,带动就业6300余人。

  创新思路,提升价值

  过去仅有餐饮项目的湖州农庄,投资200多万元,每月销售额从未突破10万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3月,上犹县有关部门支持和引导其增加土特产、奇石和根雕营销、自行车体验、住宿等项目,新增葡萄、香瓜、香芋种植和梅花鹿驯养基地。4月中旬以来,该农庄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不仅日均营业额突破万元,而且安排了100多人就业。

  这是上犹县创新推行餐饮、特产营销、娱乐、体验“一体化”旅游产业项目的一个缩影。按照这一思路,目前,该县正致力打造沙塅桂花、白水寨畲香、大自然农庄、梁下渔村、陡水渔业示范街、园村茶文化体验基地、溪龙湾等8个乡村旅游项目。

  针对山区小县普遍存在项目投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上犹县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和举措,积极探索“9+1”模式,大力支持和引导创新创业人士瞄准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产业结构、新增配套项目、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到目前,该县实施创新项目36个,提升附加值项目52个,这些项目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该县支持和引导县文清实验幼儿园通过新建、联办等方式,新增和整合东门、水南、备田、和平路等四大校区,发展并开放儿童游乐、农业体验、校外培训、游泳、舞蹈和美工等项目,收效良好。此外,该县创新推出集家政服务、家庭配送、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和面向农村家庭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受到广大创业就业人员青睐。目前,由返乡农民工刘大江投资创办的江西犹峰家庭服务公司,设立了培训中心和8家直营店,推出服务项目100多个,帮助一大批扶贫对象、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九大平台,推动创业

  紫阳乡在外创业人员杨三,今年3月投资2000万元在本乡圳石下林场打造集养殖、旅游、营销于一体的立体式绿色生态养殖区,规划建设肉牛养殖、山羊养殖、家禽养殖和绿色旅游四大区,目前流转山地6500亩,建设栏舍1000平方米,养殖肉牛100头、黑山羊200头、波尔多羊100头。这是该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农业产业平台的一个实例。

  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犹重点打造农业、电商、旅游、中介、文教、健康、专业市场、园区服务和小微企业等九大平台。今年3月以来,该县仅利用荒山荒坡发展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就达65个,新增种植面积2.36万亩、养殖面积5570亩,培育各类创业户230多户。

  该县整合推出35条扶持政策,依托产业促创业,致力释放“平台+项目+创业户”的孵化效应,吸引千余人创业,带动数千人就业。该县采用3年免租金的方法腾出原财政局大楼,引进上品风物电子和博欧电子,打造电商产业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20户,吸纳就业100多人;腾出原质监局大楼,通过实施3年免租金的优惠政策,引进和培育测绘、评估、律师事务、婚姻介绍和家庭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21家;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和贴息服务,发展餐饮、物流、生产配套等园区配套企业12家。该县打造创业、居家、休闲“一体化”南康家具上犹直营基地,对南康家具上犹直营基地创业户,给予3年房租减免、2年20万元以内的担保贴息贷款、培训和招工免费、给予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和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吸引3000多名客商投资上犹。

  一套机制,跟踪落实

  针对创新创业存在的融资难、办事难、用工难等问题,上犹县在推行“9+1”模式中,特别重视发挥“一套项目跟踪落实机制”的作用。

  上犹专门成立创新创业优化环境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服务、专项贷款、产业扶持等三大服务窗口,整合26个办事部门,编印《创新创业一本通》,制定限时办事函,为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办证、场所、用水、用电等“一站式”服务,及时受理和查处投诉事项;开展“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小微信贷通”“财政惠农通”“财园信贷通”等创业贷款担保和贴息服务;落实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产业扶持资金。目前,该县发出办事函1100多件,受理和查处投诉事项32件;发放创业专项贷款8500多万元,落实产业扶持资金920多万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