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翻身村村民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日期:2018-05-22 15:41 作者: 来源:海东时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祁叔叔您在家吗,今天有点时间,我准备去看看您。最近身体好不好,上次给您开的药您吃完了没,今天再给你开一点吧?”“哦,在呢,闺女,啥都不用买,你来吧。”

  5月10日上午,海东市平安区部分路段停电,在办公室里打完电话,区组织部干部小韩又给翻身村“第一书记”李玉芳打了一个电话,得知他正准备开车去往村里,小韩赶紧走出办公室的门,顺路给“祁叔叔”买了点“礼物”。

  进入五月,道路两旁的树木已郁郁葱葱,小树抽出新枝,时不时会看见一丛丛的紫丁香随风摆动,挺拔的松树一直向前延伸……去翻身村的车程从1年前的1个小时变成现在的20分钟,因为村里实施易地搬迁项目,从原来离县城30余公里外的“山跟村”变成现在只有15公里的城镇小区,路程缩短了一半。

  不一会儿,车子进入三合镇三合村有七层楼房建筑群的小区,小区门口“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幸福家园”的红墙白字很是气派,小区里干净漂亮的广场上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齐全,物业公司员工正在花园里修剪树木花草。

  看见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到来,祁延奎非常高兴。因为老伴儿去年冬天因病刚刚去世,儿子、儿媳妇一家也有自己的家,78平米的安置房里只有老大爷一个人生活,今天来了客人,家里一下热闹了许多。

  “老祁,早上空气那么好,你早点起来出去和大家一起锻炼锻炼,广场上人可多了。”心直口快的李书记已经迫不及待地和老祁唠起来。

  祁延奎已经进入村里的老年人行列,68岁,是村里的低保兜底户。近两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让一个昔日奔走于田间地头的“硬汉子”变成现在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头儿”。

  “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就到区上医院去看看,你是村里的低保兜底户,住院报销比例大,花钱少。出门就坐上公交车了,有什么不方便的给李书记和工作队员打电话,他们会来帮你。”扶贫干部小韩一边安慰,一边讲解着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

  有人陪着聊天,祁延奎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多亏了易地搬迁的好政策,这新房政府给贫困户补助得多,自己只花了2万多。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的铺面也建好了,前几天去镇上抓阄,抓了个25号铺面,已经给老板出租了,年底还可以拿到4000元钱。

  祁延奎告诉记者,他的大孙女在寺台中学上初三,生活费都是学校管的,顿顿有肉吃,还年年发新书包、新本子。“我在家一个人,过一阵就有人来给我洗衣服打扫卫生,还给我洗脚剪指甲,这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福音啊!”说到这里,老大爷满是欢喜。

  而说起几年前的生活,祁延奎有说不完的苦。曾经住在“半山腰”的翻身村村民交通不便,外出务工困难,山地坡陡沟深、农民靠天吃饭,上学路远、就医困难。脱不了贫,更别提致富了。村民一心想着能搬出山沟沟,彻底摆脱贫困,也让下一代过上和父辈们不一样的生活。

  近两年,“精准扶贫”的春风温暖了翻身村的每一个村民,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现如今,翻身村的每一个村民都住进了“幸福小区”的楼房里,享受着惠农政策带来的好日子。干净整洁的新房里水、电、暖齐全,小区里有物业,有新建的幼儿园,出门就是镇卫生院,外出务工方便,贫困户靠产业扶贫资金入股修建的铺面可以自己做点小买卖,每一个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日子这么好,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要在这宽敞的新房里多住几年,也许再过几年,翻身村里又会发生更大变化,我等着见证这些变化!”看着祁延奎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扶贫干部们心里也替他高兴。住进新房,发展产业,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和祁延奎一样,越来越多翻身村村民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责任发布:张煜(实习))



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