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别小看了庭院“微经济”

日期:2018-05-09 13:42 作者:刘冰 来源:新疆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自己种的蔬菜无公害、绿色环保,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干部们的帮助,丰富了我们的餐桌。”4月29日,新源县别斯托别乡阿什勒布拉克村村民努尔赛力克·道列提开里德的菜园里十分热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机关的干部们在帮他平整庭院土地,不一会儿,菜园里就种满了西红柿、土豆、辣椒、菠菜、油白菜等菜苗。

  正值农忙时节,在自治区各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也在结合村民种植意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种植,利用农牧民夜校向村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鼓励他们动起来、干起来、忙起来,既温暖了民心、交流了经验,又进一步拉近了驻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感情。

  发展庭院经济,虽然种植面积不大,却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美化了居住环境,可谓一举两得,是增加农牧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好路子。2017年以来,阿勒泰地区为减少农牧民日常生活开支,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大力实施以树苗、鸡苗、菜苗为主体的“三苗工程”。在实施“菜苗进院落”过程中,福海县基层党组织不断探索,从庭院整治、菜苗培育、技术培训、蔬菜销售等方面入手,助力农牧民群众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当前,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还不是很多,而村民房前屋后有土地闲置,这时候不如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假如农牧民都把自家庭院规划好、利用好,每家无形当中等于多了亩把地,一个个庭院就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不要小看了这不起眼的庭院“微经济”,全区有数百万农牧民家庭,如果家家都发展庭院经济,把“微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会成为汪洋大海。农牧民家庭收入增加不说,院子里也变得整洁漂亮,家庭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高,同时还能通过庭院经济布局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农牧民一旦尝到了庭院经济的甜头,奔小康的信心就会更足。发展庭院经济应当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坚持规划引领,一户一图、一家一策,指导农户对庭院进行科学规划,把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意义告诉村民,帮助他们把增加收入的账算清楚,把发展庭院经济的好处弄明白。实行居住、种植、养殖“三区”分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行前院后圈、院内硬化、环境美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庭院养殖、种植、家庭手工业等,真正把农家庭院的“方寸地”建成脱贫致富的“增收园”,让农牧民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发展庭院经济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工作,也是一项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庭院经济催生越来越多的致富能手,庭院经济更激发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扮靓美丽乡村打下了基础。各地应当继续在庭院经济上大作文章,在引导、示范、放大上见实效,逐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新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