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桦南唱响“三农”工作主旋律 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日期:2017-12-04 08:10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桦南作为我省东部地区的农业大县,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农业“三大体系”。坚持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努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厚植资源发展优势,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姿态唱响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旋律,谱写了美丽桦南农村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以提升质量为主攻方向 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坚持以提升质量为主攻方向,按照“减玉米、稳水稻、增大豆、扩杂粮、强果蔬、壮林经”的调整思路,突出构建了“东林西稻、南瓜北畜、中部蔬菜”的产业布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标准高、品质优、效益好的发展势头。

  眼下,正是大宗粮食作物集中销售时期,但桦南县孟家岗镇保丰村的农民却没有急于销售,因为他们今年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加工企业签订绿色谷子订单种植合同,经过企业的全程技术指导,今年的谷子获得了大丰收,种植户们只需要在家坐等收钱。在农户徐锡彩家里,一袋袋谷子被称重、计量、装车,粮款全额到位,当面点清。徐锡彩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边数钱边告诉记者:“今年的谷子种对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啊。”像徐锡彩一样,在孟家岗镇北部山区有230多户农民依托地缘优势,调优种植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与2016年相比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恒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进行选子。

  今年,桦南县本着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畜则畜、宜林则林的原则,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桦南县总耕地342.15万亩,2017年,水稻稳定在80.3万亩,玉米调减到146.3万亩,大豆增加到87.4万亩,紫苏、白瓜、黑木耳、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发展到28.15万亩。引导农民不断扩大白瓜、紫苏、棚室瓜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全县有1.5万户农民入社50余家特色经济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组织,特色经济作物专业村发展到20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8万亩、有机食品基地2万亩。新增认证绿色有机食品标识4个、无公害农产品标识6个,切实增强了以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促进增收的能力。

  以推进农民创业为抓手 开创富民增收新局面

  多点发力,把聚焦“双创”作为创业富民的重点任务,牢牢抓住增加就业创业渠道、电子商务营销、农业品牌建设等主要抓手,开创富民增收工作新局面。

  结合开展“春风行动”和举办反季节的“秋季用工招聘会”活动,桦南县就业部门积极利用农民“冬闲时间”,大力宣传“一冬不赋闲,多赚几万元”的增收理念。仅2017年“春风行动”活动中,桦南县就与省内外26家企业合作,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155个,成功签约1400多人。梨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世田告诉记者:“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一直有把地包出去打工养家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去哪儿,也不敢出去打工。帮扶干部在走访他家时提供了打工的信息,他和青岛宏申木业公司的招工代表认真进行了解,每个月不仅可以保底收入3000元,而且有职工宿舍,还有夫妻间,这样好的条件,一家3口人都决定签约去打工。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新型月嫂和养老护理也逐渐成为热门行业。为此,桦南县就业部门从市场需求出发重点打造了“育婴(月嫂)和养老护理(护工)”两个优势培训品牌,通过实施“免学费、免三餐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免费提供笔记本等学习用具和免费提供就业服务”的六免培训政策,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觅得增收良机。

  桦南镇正南社区的徐淑华是一个胆大心细、有闯劲的农村妇女,经过县就业局“养老护理(护工)”专业培训后,在合作企业哈尔滨爱馨公司(龙江护理)的帮助下,在哈医大肿瘤医院求职成功。在她的引领带动下,邻居朱春杰、唐振华等40多位学员也陆续在哈医大三院实现了高收入就业,月平均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桦南县大八浪乡检草沟村妇女黄殿娟在县就业局经过专业的育婴培训后获得了合格证书,并由县就业部门推荐到北京优倍优聪公司开始“接单”上岗,作为金牌月嫂,她已经能够接到13800元的大单,并且在她的带领下,经过培训的杜秀芬、房梅芝也成功在京高薪务工。

  桦南县开展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重点在北京等地创建9个转移输出基地。积极打造中医按摩、厨师等8个专业培训项目品牌。实现各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9800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年实现收入1.8亿元,带动3300名贫困人员成功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

  以标准化养殖为主导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

  桦南县以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为主导,采取种养结合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广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的养殖模式,给予相关扶持政策,努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开拓农村经济增长新途径。

  2015年,黑龙江德昱成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桦南经济开发区,公司是以种鸡繁育、肉鸡养殖、饲料生产、肉食品加工、有机肥生产及生态种植等农业产业化、集群化为主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种、养、加一体化完整的肉鸡养殖产业链条。

黑龙江德昱成实业有限公司标准化养殖场。

  两年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与农户合作投资总计10亿元以上。公司现有种鸡场6个,种鸡舍57栋,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孵化场2个,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种鸡存栏30万套,年孵化鸡雏3500万羽。肉鸡养殖厂161个,鸡舍338栋,占地面积237万平方米,肉鸡养殖量达到3000万只;肉禽食品厂2个,年屠宰肉鸡3000万只;饲料厂3个,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家住土龙山镇庆发村的村民祖春峰,两年来一直和公司合作养殖肉鸡,由于养殖肉鸡对温度要求较高,鸡舍的投资比较大,祖春峰便和村里的4个村民投资一百多万元建起了四栋标准化的鸡舍,开始养殖肉鸡。公司为祖春峰提供鸡雏、防疫药品和饲料,每年可养殖5茬肉鸡,每次的养殖量达到3.8万只,去除公司投入的成本和其他支出,每只肉鸡可获利2元以上,这样每年祖春峰4个人可获利近40万元。公司生产的“同悦”牌肉鸡冷鲜肉产品,现行销京、津、沪等国内主要市场。2017年出栏肉鸡3000万只,实现利润2000余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同时,肉鸡养殖可消化粮食20万吨,其中消耗玉米12万余吨,也带动了养殖场周边村屯玉米的种植,实现过腹增值。公司运行过程,安排就业岗位1900多个,从合作、订单玉米和提供就业等多渠道促农增收,年带动农户实现增收近4500万元。

  桦南县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重点打造生猪、肉鸡、肉驴、肉羊4条养殖产业链,依托谷实集团、联桦牧业万头猪场发展生猪产业;依托德昱成实业发展肉鸡产业;依托龙垦畜牧有限公司发展肉驴产业;依托聚源清真食品、龙肯畜牧发展肉羊养殖。截至目前,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分别达到生猪110万头,出栏65万头;肉牛12万头,出栏5.5万头;肉羊16万只;出栏7万只;禽饲养量4000万只,出栏3500万只,牧业总产值实现近26亿元。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模式

  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桦南县加快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强力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推进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利用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形式,引导土地有序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流转经营,取得了喜人成果,并被国家农业部确立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县。

  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有限责任公司模式,以圣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试点。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参与农业部《关于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试点的我省唯一的农业经营主体。公司有股东16个,其中有15户为桦南县梨树乡大胜村农民,他们以1200亩水田入股参与经营,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利润分配机制。企业将1200亩水田全部打造“互联网+”生态有机“鸭稻”高标准示范区。当年,实现销售收入591万元,带动15户农民增收106万元,户均增收7.07万元。

  2017年,公司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流转大胜村土地总面积达到7900亩,入股社员也增加到70多人。入股农户每亩地分红1555元,每亩比出租土地经营权多收入855元。

  桦南县不断探索农村经济增长新模式,有效探索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中的入股流转新路径,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益。截至目前,全县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33个,家庭农场286家,参加合作社3.2万人,合作社经营土地85万亩,产值达到5.85亿元,带动农民户均收入实现1.8万元。

  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 深度开发农产品加工业

  今年,桦南县通过政策推动、创新驱动、项目拉动、市场带动等举措,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引领着农村产业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桦南有三样地理标识农产品:“中国南瓜之乡”“中国白瓜子之乡”和“中国紫苏之乡”,以盛产南瓜子、松子、紫苏、葵花子及各种杂粮、杂豆而闻名。

  恒源农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就是桦南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如今,公司的农副产品已经实现了出口创汇,小小的农副产品进军了国际大市场,并且稳稳的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恒源农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赢得了市场信誉,赢得了国外友人的青睐。随着企业逐步的发展壮大,企业的用工也在逐渐增加,一批打工仔、打工妹、种植户、经纪人都跟着腰包鼓了起来。选子工人于爱华夫妇都在公司打工,于爱华做的是选子工作,丈夫做的是搬运工,每月固定日子发工资,夫妻俩5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勤俭持家,生活过得美满幸福。桦南镇正北村农民盖丽娟种白瓜之前种的是大豆,白瓜子的效益好了,就学习起了种植白瓜。公司为其提供良种,无偿技术指导,同样的地每年多收入15000多元。农民的产量高了,粮食代购商的生意也好做了。赵伟生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经纪人,据他介绍,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种的人越来越多,收购也变得方便,以前是开车走村入户,现在是打一通电话,集中起来定点收购,效益也非常可观。

恒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白瓜基地喜获丰收。

  桦南县恒源农副土特产品有限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公司每年产品远销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以及非洲出口创汇,并于2016年在新三板完成上市,进一步助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现在,全县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企业达42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标准的企业30家。全县从事深加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5家。全县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8.76亿元,实现利润4.14亿元。(图片均由桦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