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一提起阜蒙县“平安地”这三个字,国民党中央军和土匪们就胆战心惊,而进步青年和贫苦百姓却热血沸腾,因为这里是令人向往的革命根据地,阜新蒙民大队就诞生在这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这里不仅是阜新蒙民大队的摇篮,还有金辽时代的遗迹、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纯羊汤、能飞上树的土城山地鸡、健康养生的蒙驼牌荞麦米、给清代库伦旗王爷享用的贡米金苗小米……
平安地镇位于阜蒙县东北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彰武县和阜蒙县的三县交汇处,是阜蒙县北大门。总土地面积290.6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农业人口1.9万,耕地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12万亩、天然草场面积17万亩、国有人工草场面积7650亩。
平安地镇具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和数以万计的牲畜饲养量。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镇坚持走品牌兴农之路,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种养业,生产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其中,“土城山地鸡”“蒙驼荞面”“蒙驼小米”等一些特色品牌农产品也脱颖而出、名扬远近。
山地鸡:“飞”起来的禽产业
日前,记者在平安地镇的山地香鸡养殖基地看到,一只只山地鸡在生态鸡舍周边的坡地上觅食啄草、互相追逐,偶有几只强健的山地鸡还飞上树枝,甚至成功“越狱”,飞过鸡舍周边的网罩……
在镇畜牧助理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位于平安地镇押京村的山地香鸡养殖基地。只见一只只山地鸡毛色发亮,或斗或鸣、或逐或飞,野性十足,这就是当地特有的“土城山地鸡”。主要以“从江小香鸡”优质土鸡为主,被誉为“国内优质小型鸡种的佼佼者”的小香鸡,虽然个头矮小,但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滋补及药用价值。如今,“土城山地鸡”已经成为平安地镇的的一个特色品牌,销往省内沈阳、大连、铁岭、辽阳和内蒙等地。“这种鸡要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养殖,让鸡充分运动,自己觅食,香鸡才能得到良好的成长,自然少生病、少用药,小香鸡的活动和养殖场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养殖基地的负责人介绍说。
山地香鸡养殖基地位于平安地镇的押京村,清新的空气、优良的水质,形成了松林下散养生态鸡养殖基地。山地鸡在山野之中呼吸着新鲜空气,饮用清泉,觅食青草、虫子,还有400余亩松林的宽阔山地运动场供其自由尽情的活动,加上饲养者使用有益中草药保健和有机粮食喂养,山地鸡个个体质健壮。
当谈起山地鸡是如何生长得这么好,养殖基地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到:“我们的山地鸡吃的是山谷内自种的玉米、青草,冬天加喂自种的有机小白菜、萝卜,加上自己在地里刨来的小虫。在这样“贵族式”的生活环境中,山地鸡自由觅食,能飞能跑。土城山地鸡的主要特征是小和香,皮薄肉瘦,肉质细腻,高蛋白、低脂肪,山地鸡肌肉结实,骨骼细而坚硬,肉质还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肉质紧密,口味筋道鲜美。”
山鸡产的笨鸡蛋,比鹌鹑蛋大些,皮薄且硬,在阳光下一照,红通通的蛋黄惹人喜爱。这种鸡蛋不仅味道鲜美、蛋黄柔软、色泽鲜艳,而且是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理想食品,素有“脑黄金”的美誉,也是各类人群的最佳绿色天然补品。
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2010年,老广养鸡专业合作社在押京村林下养殖山地鸡取得成功。“年养殖量大约在4万只左右,出栏近3万只,每只鸡年可产蛋200多枚,在市场的零售价是每市斤15元,每只山地鸡可获利15至20元。”养殖基地负责人望着一群群长着光滑黑羽毛的山地鸡,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小米荞面:强起来的“蒙驼”品牌
采访完山地香鸡养殖基地,我们又来到位于土城子村的阜东粮米加工厂。据说,平安地的荞麦米和金苗小米都曾是库伦王爷府的贡米,具有健脾开胃,促进胃肠蠕动等功效,而且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粗纤维。
走进阜东粮米加工厂,眼前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几名工人正在忙着将各种粮米装车,企业老板黄刚在厂房之间来回走动,不时与工人们交流着。
黄刚向记者介绍到,2012他成立了阜东粮米加工厂,主要开展各种杂粮深加工和销售等生产经营。工厂占地1500平方米,每年可加工粮米1500吨。在2013年申请注册的“蒙驼”商标现在已经成为阜新著名商标,蒙驼牌荞麦面和小米不仅受到周边乡镇消费者的喜爱,在辽宁、内蒙等地颇受欢迎。
“这里产的小米可以滋补气血、健脾补气、营养价值比较高。荞面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份,铜、铁、锰、锌、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一般谷物都高,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此外,还富含其它谷类作物缺乏的硒和胆碱,所以,荞面不仅是人们理想的日常平衡营养食品,更是“三高”人群首选的健康主食。”黄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到。
蒙驼小米色泽金黄,粒粒饱满,做出来的米饭香飘四溢,吃起来柔软适口,煮起粥来更是味道香浓,是减肥、降脂、降糖、养胃、女人坐月子的必备食品。一上市,蒙驼牌小米和荞面就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一年下来收入可达100余万元,黄刚也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黄刚的“步子”越来越大。今年他又争取各类帮扶资金,购买了一批先进的粮食加工器具,“如果年底运营起来,每天可加工粮米的数量又能翻一番,带来的利润就更多了。”黄刚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平安地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前景时,黄刚信心百倍:“在种植小米时,我们从不使用除草剂、全部使用农家肥,给消费者绿色、无公害的放心食品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加大蒙驼小米和荞面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做大做强“蒙驼”品牌!”
创新发展:品牌兴农惠万家
今年是平安地镇实施“畜牧强镇”战略的关键之年,镇党委、政府依托该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让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民。镇支持并依托基层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办合作社,形成了“村委会(龙头企业、成立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这样对当地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促进该县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两年来,平安地镇按照县委、县政府“两个加速、两个推进”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荞面、小米、山地鸡等各类特色农产品,把特色农产品加工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突出内容,强化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使全镇农产品产业快速崛起,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好风凭借力,惠农正当时。”如今,平安地镇通过培育品牌、认证地理标识和绿色产品,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大大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安地镇山青水秀、文化底蕴丰厚,特色农产品绿色天然,全镇人民正朝着全面小康这个宏伟目标迈进,镇党政一班人以昂扬的发展激情和“严”“实”的作风谱写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