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临翔区坚持“八个突出”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突出产业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淘汰低质低效农作物品种,发展优质安全高效农业产业;按照“一城、一园、两带、四通道”的产业布局思路,重点打造昔归茶品牌、绿色生态优质烟叶,加快咖啡、优质生态烟叶、油料基地建设。2014年末,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07.9万亩。
突出品牌打造。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在农业产业上打造出一批特色产业知名品牌。油菜品质在全省最优、单产最高。全区种植油菜面积突破7万亩、总产量突破1.5万吨,创了“油菜高产技术集成示范样板”两个全国最高纪录;昔归茶品牌已叫响省内外,甘蔗、烤烟在省内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突出基础建设。围绕全区粮食生产与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重视耕地质量建设,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地,累计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5000亩,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13620亩,新建钢架大棚314亩,修建机耕路40.852公里,排灌沟渠26.642公里,配套实施生物农艺措施14135亩。
突出科技推广。一批农业科技得到普及推广,如核桃种植“五个一”技术标准,博尚、圈内油-烟模式推广和小型微耕机覆盖率95%以上。科技利用率得到转化,全区油菜生产已基本实现了100%良种化、100%育苗移栽、100%规范化种植、100%测土配方施肥、100%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五个百分之百”。
突出规模养殖。全区已登记备案养殖场(小区)203个,2014年末生猪存栏数30万头,出栏35万头,猪肉产量2.95万吨;牛存栏5.3万头,出栏1.515万头;羊存栏7.1万只,出栏3.53万只;家禽存栏93只,出栏150万只;禽蛋产量400吨,肉类总产3.3万吨;实现畜牧业收入8.2亿元。全区渔业养殖面积8095亩,总产6013吨,实现渔业产值4369万元。
突出企业龙头作用。紧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抓流通、拓市场、促销售,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经营体系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特色加工业为载体,布局合理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集群,初步形成了以制糖、制茶、油菜籽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
突出深化改革。通过深入基层加强宣传,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全区有家庭承包农户56165户,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235849亩,2014年末,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44216.81亩。
突出引领带动。全区在工商部门按条例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7家,以“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合作化方向发展起带头作用。全区拥有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通过示范带动,推广经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记者 谢进 李春林 通讯员 杨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