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甘肃华池:打造山区农业发展增长极

日期:2015-05-25 09:49 作者: 来源:陇东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华池县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农业县,全县13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到70%,农业生产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在华池县103万亩耕地中,有76万亩是坡度6度以上的坡耕地,中低产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5.2%。发展山区农业,帮助山区群众增产增收,始终是华池县扶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华池县从中低产田改造入手,通过大力改善山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业技术集成推广,以及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山区农业新的增长极,效果显著。

  改善基础条件年新修基本农田3.5万亩

  5月18日,在去华池县紫坊畔乡刘坪村的路上,放眼望去,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上梯田层层叠叠。据紫坊畔乡政府工作人员张海龙介绍,目前全乡人均梯田面积从原来的不足2亩增加到现在的3亩以上。张海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山地大田种植到梯田全膜玉米种植,亩产增收在700斤左右,换算成经济收入亩均增收800元左右。”

  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华池县坚持以整修梯田、建设淤地坝、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果林、人工种草等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仅2011年,全县新修梯田6.3万亩,打地埂96万米,移动土方1349万立方米。此后,平均每年高标准新修基本农田3.5万亩,开发整理土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机械化作业面积已占到基本农田总面积60%以上。同时,在梯田改造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小麦种植面积,加快玉米、小杂粮、洋芋、瓜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开发,目前已形成川区玉米、城郊蔬菜,西北部山区洋芋、小杂粮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到了扬长避短、地尽其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地膜上山进沟年增长量10万亩

  今年春播时,山庄乡尚湾村村民鱼彦文夫妇要到离家4公里以外的梯田去种玉米。40亩的梯田玉米,去年给他家带来的近6万多元的收入,让鱼彦文一家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希望。

  鱼彦文是华池县推广地膜上山进沟的典型受益者。双联行动中,华池县提出了“地膜上山进沟”行动,开始在山区免费投放一定比例的地膜。政策鼓励,加之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得山地地膜种植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得到推广。与很多农民一样,鱼彦文抓住机会扩大面积,第一年的收成就让他收到了一份巨大的惊喜。而在全县范围内,到2014年,山区地膜粮食面积就已经超过川区达到19.1万亩,占全县覆膜面积的54%。

  据华池县农业部门的统计,2012年以来,华池县每年的地膜粮食种植面积增长都在10万亩以上。“山区地膜粮食种植带来的增收效益超过了40%,山区农业潜力无穷,大有可为。”华池县农技中心主任谯显明说。在半干旱气候的华池县,地膜起到了很好的抗旱保墒作用,保证了山区农作物顺利出苗、生长,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同等投入条件下的山地和川台地,在使用全膜覆盖后的亩产产量相差不到100公斤,而随着粮食收购价格的上涨,山地带来的亩均纯收入在千元以上,对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直接动力。

  截至2014年,华池县山区地膜粮食种植面积已达到35.3万亩,平均亩产653.4公斤,亩产值956.8元,惠及全县农业人口。

  最新科技种田玉米良种覆盖率100%

  4月29日,在车行至华池县老爷岭千亩无公害小杂粮生产示范点,正赶上农技服务小分队吃午饭,每人一瓶矿泉水,一袋面包,就着田间地头的风沙和阳光,吃得津津有味。站长王红告诉记者,这个示范点承担着全县各类小杂粮的品种引进、品比、病虫害防治、密度、抗旱栽培等试验和示范推广任务。去年,经过这个示范点引进,用3年时间试验后推广的晋谷29、陇糜9号等小杂粮品种,现已推广到全县老百姓的谷子地里,无论是亩产还是品质都远远优于传统老品种,亩产增收400斤以上。

  老爷岭千亩无公害小杂粮生产示范点是华池县10个旱作农业综合示范点之一。华池县103万亩耕地中的27万亩川台地被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称为“前沿阵地”。华池县每年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50种以上,经过“前沿阵地”3到5年的实验然后,有选择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华池县农技中心主任谯显明介绍,仅今年全县引进各类农作物80多种,目前全县范围内,玉米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00%,薯豆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谯显明说:“新品种的持续引进,即确保了农作物更新换代可持续增产,也保证了良种的先进性。”

  科学种田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效益,让华池县山庄乡村民刘志雄感受深刻,去年,刘志雄家种的17亩川台地玉米,采用了农技中心推广的登海3622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获得了大丰收,老两口光种玉米就收入近3万元,“以前只用氮肥,现在还得用点微肥才行。”说起种玉米的那些事,刘志雄头头是道。2008年,华池县开始承担实施由农业部立项下达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通过7年的项目实施,已掌握了县内的各个生态区土壤肥力状况和不同农作物需求规律,并由此研发出了6大类作物、16个不同区域的建议施肥方案,以及华池县主要粮食作物专用肥,保证了群众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因地施肥、因类施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测土配方之外,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大豆全膜双垄沟侧播、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氮肥后移等技术在省市范围内领先,并经县农机部门推广应用到全县的农业生产中,其中,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华池县推广应用最成功、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群众受益面积最广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大豆全膜双垄沟侧播并被确定为2015至2016年度甘肃省十大旱作农业主推技术。

  2014年,华池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06.5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36万吨,实现“七连增”,山区农业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