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井头圩镇农技站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一系列部署精神,紧密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实际情况,把开展“田间微课堂”与农技人员争做“群众贴心人”结合起来,组织全站10余名干部职工,将为民服务的“课堂”移到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传授科学田间管理技术,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助推农民增产增收增效。“田间微课堂”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认可,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青睐。
“田间微课堂”遵循以农民为中心,以“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为目标,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 等教学方法,培养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种养水平,引导农民产生出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课堂没有统一的教材,所有培训内容,完全来源于农民的生产实际,并与生产周期紧密相连,主题由农民来定,人数可多可少,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上。根据群众需求,由农民“点菜”,专家“下厨”,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讲解演示,实施“让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让良种良法直接到田,让农技员带科技直接到户”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
该镇大树脚村2组宾贵六去年种植水稻8亩,在防治病虫上历来采用习惯性的常规农药,防治效果不好。通过田间微课堂观摩学习和技术指导员到田间指导,采取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适时防治,不仅提高了防效效果,减少了田间面源污染,去年每亩还节支增收近200元。尝到甜头的宾贵六逢人便夸: “田间微课堂” 真是好,我们既看到了现场,又学到了技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更有劲头了!
据估计,该站今年已举办多期“田间微课堂” ,培训农民700余人次,免费发放农技资料1600余份,全面奏响了科技服务“三农”的交响曲,取得了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阶段性成效,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东安县农业局 卿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