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长春市园艺特产业“种出”最美风景

日期:2015-05-05 11:07 作者: 来源:长春市政府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春暖花开,大田、大棚、菜地、果园……处处可以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沐浴着春风,耕耘着新的希望。

  作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园艺特产业既能增加经济总量,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去年,长春市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178亿元,很多农民通过特色种植,走上了富裕路。今年,长春将走“建基地、拓市场、打品牌、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发展之路,力争实现园艺特产业总产值18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左右。

  如今的黑土地上,不仅丰产金灿灿的玉米、水稻,五颜六色的花卉、水果和鲜灵灵的蔬菜等“配角”也登上“舞台”……田野里,色彩斑斓,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一起“种出”了最美丽的风景。

  43亿公斤蔬菜“绿”满田野

  “这茬豆角苗是3月底移栽进大棚的,现在长得还不错。”在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金土地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只见绿意盎然,豆角苗长势正好。一大早,种植户许志国就来到大棚里,为豆角苗浇水。

  在北沟村,家家户户有蔬菜大棚,该村现已建成占地380公顷的棚膜蔬菜园区,年产蔬菜3.8万吨以上,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部分蔬菜品种还通过绥芬河口岸销售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茬豆角预计在5月20日左右上市,一公斤能卖到八九块钱。”许志国说,通过种植蔬菜,他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这一个棚,一年至少收入七八万元。”

  当许志国在大棚里期待着第一茬豆角上市的时候,九台区东湖镇黑林子村的蔬菜种植户吕根其也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忙了起来。“今天长春的经销商要来收菜,我得多摘点香菜。”吕根其介绍说,他所在的黑林子村到长春市区仅有半小时的路程,早上采摘的新鲜蔬菜上午就会摆放在农贸市场的货架上,装进长春市民的菜篮子。

  在长春市的园艺特产业中,蔬菜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全市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相继开展了300公顷日光温室、万公顷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和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目前,全市蔬菜面积已发展到7.56万公顷,总产量41.5亿公斤。其中,棚膜蔬菜生产发展较快,“2008年以来,设施蔬菜每年以1334公顷左右的速度增长。”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蔬菜产品远销国内外,淡季蔬菜自给率由2010年的7.5%提高到11.3%,蔬菜品种也日益丰富。

  今年,长春市蔬菜面积计划发展到7.6万公顷,总产量达到43亿公斤。通过开展保护地标准园创建,发展设施棚膜蔬菜,种植鲜细菜等高效品种,推广农博园多元生产棚等适用模式,提高标准化、集约化栽培水平,将形成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持续增收的“菜篮子”生产格局。

  9万吨水果香飘万家

  “我家的第一茬香瓜4月下旬就上市了!现在供不应求!”走进榆树市弓棚镇种植户刘淑侠家的大棚,阵阵瓜香扑面而来。这里种植的薄皮香瓜已经成熟,煞是惹人喜爱。由于这批瓜提早上市,每公斤能卖到20元左右。

  温室里的水果已经成熟,室外露天种植的水果也开始了自己的“美丽旅程”。灿烂的阳光下,九台区上河湾镇双顶村的半山坡上,金红苹果树、李子树等都已陆续绽放花朵,香气扑鼻。这个村共有238个果园,面积达到230公顷,每年可生产750万公斤果品,是远近闻名的“林果村”。

  九台上河湾的金红苹果、德惠布海的香瓜、榆树太安的葡萄……如今,随着传统果业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能品尝到越来越多的甘甜本地水果。目前,长春市水果生产主要以鲜食葡萄为主,西瓜、甜瓜种植发展迅速,苹果梨、金红苹果、李子、杏、杂梨、山楂、海棠等种植面积稳定,在此基础上,还引入和发展了蓝莓和棚栽草莓等新型水果。

  据测算,长春市人均月消费水果为6公斤左右,全年总计消费水果54万吨,市场潜力巨大。长春市水果产业将结合“退耕还林”,突出区域布局,稳步扩大规模,突出北方特色,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保护地水果及高档水果生产,提高储藏加工能力,扶持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完善果品批发市场。今年,全市水果面积计划发展到6334公顷,产量实现9万吨。

  黑土地盛开“富裕花”

  “金山”“金焰”“红叶李”“金叶榆”“海石竹”……在九台区波泥河镇,很多人都和苗木花卉结下不解之缘。这个镇有9700户农民,其中6200个农户从事苗木花卉种植,占农户总数的64%。全镇苗木花卉种植发展到8大类180多个品种,面积超过5000公顷,占据全省近70%的市场份额,并行销东北及南方各省,销售总产值为4.6亿元,苗木花卉人均纯收入1.26万元。

  为什么苗木花卉一下子“火”了起来?“这缘于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镇绿化投入大幅度提升,对花卉苗木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后一个时期,长春市花卉苗木发展将立足长春、面向东北,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对苗木花卉多样化、高档化要求为方向,以鲜切花、盆花和绿化花卉等为发展重点,以基地建设为核心,壮大产业规模,发挥品牌效应。

  按照“建强镇、设基地、促加工、拓市场、调品种”发展战略,长春市将培育有一定发展规模、有较强带动能力、有发展前途的龙头企业,带动苗木花卉生产调整结构,并加快新品种的引进,确定适合在本地生长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主栽品种,引进开发绿色观赏苗木、优质盆花新品种和高档鲜切花新品种。

  预计到2017年,长春市花卉种植面积将发展到300公顷,产值达到1.4亿元;绿化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8000公顷,产值实现2.5亿元。

  “菌薯”释放巨大潜力

  “看看!这蘑菇长得多好啊,肥头大耳的。”4月的一个清晨,九台区九郊街道莲花村蘑菇种植户李育才小心翼翼地采摘着大棚里的蘑菇。一个小时后,这些蘑菇将出现在长春的市场里。现在,李育才家共有8个蘑菇大棚,年收入超过30万元,“我一年到头都闲不着!蘑菇卖得可好了!”

  食用菌、马铃薯是农贸市场的“常客”,也正在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新宠”。今年,长春市将建立木腐菌和草腐菌两个食用菌产业带。依托山区、半山区,利用林木和玉米穗轴资源发展杏鲍菇、黑木耳、香菇等木腐菌产业带。依托平原水稻玉米产区,发展双孢菇、鸡腿菇等草腐菌产业带。积极争取省里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支持菌种研发推广、袋料统一生产、标准化园区建设、工厂化生产、精深加工、新品种推广、产地批发市场等项目,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2015年,农户食用菌栽培规模力争达到1320万袋,产量达到3.3万吨;鼓励建设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工厂化生产规模发展到5万吨。

  马铃薯增产潜力大,产业链条长,加工潜力大,效益高,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长春市农委将进一步促进种薯生产和鲜薯销售、储藏、加工相结合,提升产业层次。除了继续搞好马铃薯粉条等产品的加工外,将延长产业链条,引进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到2017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将达到3万公顷,产量实现92万吨,产值实现16亿元。

  都市农业活力无限

  “这个周末,咱们一起去采摘吧!”到郊区的温室里采摘蔬菜瓜果,成了去冬今春长春市民的新时尚。

  双阳区奢岭草莓园里,每个周末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客人。“这儿的草莓又新鲜又好吃,从长春开车到这儿就半个来小时,全家人一起来采摘特别有趣。”日前,市民王丽丽一家在草莓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这已是他们第二次来这里采摘,收获了满满一袋新鲜草莓。

  在长春周边,这样的采摘园还有很多。为了吸引更多市民前来采摘、郊游,一些采摘园还推出了特色项目,推出“采摘+免费泡温泉”“亲子采摘游”等,为火热的采摘游添了一把火。

  近年来,长春都市农业蓬勃发展,涌现大批极具活力的农家乐、采摘园、QQ农场、私家菜园等连接二三产业的新型业态。2011年全市都市农业工作会议以来,朝阳区、绿园区、莲花山旅游度假区等先后制定了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开始着手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双退出,设施农业、特种养殖、休闲旅游、乡村餐饮、农家乐等高效特色产业迅速兴起。果菜采摘园、私家菜园形成了农村新的业态和景观。

  未来一段时间,长春市将依托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和地理优势,打造一批农业特种高效种养产业,扶持发展一批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区,引导规范一批特色“农家乐”示范点,为城市居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体验学习提供清新优美的场所,打造生态旅游城。到2017年,农业采摘园将发展到30个,私家菜园将发展到20处,单体出租园将发展到10000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