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铁岭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型”、“招商引资型”、“服务创收型”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强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在铁岭县李千户镇小屯村的草莓大棚里,正在给草莓掐果的陈燕钦告诉记者,她家有7个这样的草莓大棚,主要销售方式是靠游客采摘,以前因为宣传跟不上,种植的草莓卖不出去。2012年,村里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指导、统一宣传使村里的绿色无公害草莓家喻户晓。“现在,每逢节假日,周边城市前来采摘的顾客络绎不绝,我家的草莓供不应求,一斤能卖到40元钱。”陈燕钦说。村党总支书记李士革介绍,小屯村现已成立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土地流转、农机4个合作社,年创收200万元左右,小屯村也从原来的负债90万元的穷村,变成了现在总资产达到2000多万元的富裕村。
农村要致富,领头人是关键。铁岭县采取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合作社负责人等优秀人才中选拔的办法,着力把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选为村干部。两年来,先后有60多名致富能手和回乡创业人员被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铁岭县每年还举办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围绕市场经济、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村书记,并实施干部“双挂”工程,先后选派142名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挂职锻炼,提高他们领导发展的能力。
招商引资型是铁岭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又一重要发展模式,铁岭县部分乡镇和村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客商到村里办项目,实现“村企共建,互助双赢”。在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上石碑村记者看到,村里引进的辽宁航达环保材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们在加紧生产,赶制订单。据介绍,公司自2013年10月份投产以来,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5万元,像这样的招商引资企业,上石碑村就引进了9家。横道河子镇党委副书记王德礼说:“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我们重点是支持和鼓励村里招商引资,引入企业,采取场地出租、资源入股还有税收分成等方式多渠道为村里增收,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上石碑村,通过引入多家企业,目前年收入达50多万元。”
铁岭县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还推出“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 “服务创收型”等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铁岭县李千户镇小屯村、马侍郎桥村、东孤家子村等3个典型村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标杆。铁岭县通过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公信力,解决了村里“没钱办事”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向富民强村的小康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目前,铁岭县集体经济有收入的村达到13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2.5%,收入总额达到241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