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徽县着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上成果喜人。
苗木成为“摇钱树”
高桥乡黑松村位于徽县北部偏远山区,在发展育苗产业之前属于贫困村,依托农田变苗圃的成功转型,黑松村很快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育苗专业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目前,全县各类育苗面积达7.5万亩,总产值达11亿元。
徽县立足适宜的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通过扩规模、扩品种、扩市场、抓管理、抓品牌、育龙头等有效途径,不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发展模式,建设以生态林苗木为主体,珍稀树种苗木为特色,城镇绿化苗木为补充的徽县林木种苗培育基地。组织企业、合作社和协会发挥好苗木产、供、销的主导作用,统一组织苗木的引进、规划布局、种植、技术指导和销售定价等工作,提高育苗组织化程度,实现基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努力把徽县建成立足甘肃、服务西北、面向全国的“中国苗木之乡”。
大棚变成“聚宝盆”
隆冬时节,走进徽县泥阳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各类蔬菜绿意盎然。徽县以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依托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含量,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全县蔬菜播种总面积达到13.15万亩,蔬菜总产量33769万公斤,总产值达22327万元。
去年以来,徽县依托典型示范,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新增蔬菜专业合作社3个,新增大小拱棚蔬菜示范点5个,全县发展以钢架大棚、大小拱棚为主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87万亩。充分利用泥阳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设施蔬菜示范点、伏镇中坝蔬菜万元田立体栽培示范点、水阳滩店山地大棚蔬菜示范点等生产规模大、种植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农户增收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烟叶堪比“黄金叶”
徽县银杏树乡关坡村立足村情,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烤烟产业,逐渐步入了规模、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当地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2014年全村发展烤烟1084亩,烤烟收入达到292.7万元。
徽县努力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式。大面积推广抗逆性强、产量高、易烘烤的秦烟96等烤烟品种,积极推广移栽器栽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并强化技术培训,按照烤烟生产环节共分期分批举办培训会,努力提高技术指导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徽县还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实行烟籽、棚膜、地膜、化肥、农药等物资无偿投资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种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