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秀水青山,又要农民大幅增收,怎么才能做到两者兼得?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围绕地区丰富的沟域资源做活农民经济发展大文章,以帮助协调发展项目资金、聘请农业专家传授科学技术等手段,在短短几年时间形成山野菜归林种植、酿酒葡萄种植和林下参基地建设、肉鸡、蛋鸡竞相发展的沟域经济新形式,为农民靠山吃山、依沟增收创造了条件。
对于拥有41万亩山林的二棚甸子镇来说,做活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大文章是保证全镇12890人庞大的农业人口增收的重中之重。为此,近年来该镇围绕纵横在全镇7个自然村的100多条山沟做文章,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沟域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生态致富项目,有力推动了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二棚甸子镇沟域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尤为突出的是辽东有名的林下参产地巨户沟村。自2005年以来,该村424户社员在村民委大力倡导下,在大沟膛子里掀起了大规模种植林下参的热潮,经过数年努力,全村已发展林下参8000多亩,帘参2万多帘,致使这个10年前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小山村超过了4500多元。2008年,该村又鼓励20多户村民在林下种植刺五加200多亩,进一步延伸了沟域经济发展链条。
与巨户沟村紧邻的横道川村发展沟域经济更有特色。自2006年以来,该村瞄准本村比邻桓龙湖丰富的山沟资源,具有生长酿酒葡萄的天然气候条件等优势,同五女山米兰酒业联姻,以订单形式带领全村100多户农民发展酿酒葡萄800多亩,成为继北甸子乡之后又一酿酒葡萄基地。依靠此项产业,该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4500多元。
被称为桓仁最偏辟的四平村刀尖岭地区山沟众多,是生产林下山野菜的好地方。自2006年以来,在该村村民委主任刘金梅等人带领下,创新农村增收新思路,围绕丰富的山沟腐殖土资源大做文章,在林下人工种植大叶芹、刺嫩芽8000多亩,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项富民产业。目前,该村60多户村民依靠此项产业每年每户收入都能达到几万元。
围绕沟域经济发展富民产业取得成效的还有该镇二棚甸子村。近两年,这个村围绕沟域环境,以为农民协调贷款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发展肉鸡和蛋鸡养殖,先后在该村8组的几条山沟里发展肉鸡和蛋鸡养殖户18户,年创产值90多万元。同时,该村还鼓励30多农户发展林下参等经济作物8000多亩,为农民致富培育了更多发展空间。
正是通过对境内沟域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使这个镇的农村经济呈现出沟域项目占主体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在该镇人均收入的百分比中,沟域经济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