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风细雨湿润了平桂大地。在火车站大道、沙田马峰、西湾石梯等乡镇,1000亩油菜肥示范基地,花海连成片,游人如织;在沙田镇芳林村、田厂村建立6000亩大肉果蔗种植基地,农户看着今年的果蔗挣了钱笑在脸上甜在心里;公会镇村民谢庆勉大胆尝试,引进优质双季莲藕,成立润土无公害莲藕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双季莲藕2000多亩,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一、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平桂管理区抓住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引导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马蹄、慈姑、莲藕和香芋等水生蔬菜产业,先后建成了鹅塘和沙田镇马蹄基地、公会和黄田莲藕基地、公会和沙田慈姑基地、沙田香芋基地四大类,种植水生蔬菜近6万亩,辐射带动农户7万多户。据初步统计,因水生蔬菜主导产业带来的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元。此外,管理区还加快超级稻、蔬菜、茶叶、油茶、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今年新种植茶叶5200亩、油茶2520亩,形成了公会—大平—水口1万亩优质茶产业带;新种(含改种)水果面积4530亩,创建了“公会杨会青梅标准化生产基地”、“西湾上宋大果山楂优质高产基地”、“羊头老柱贡柑出口水果种植基地”,全管理区水果面积达到8.71万亩。
“芳林马蹄”、“栗木莲藕”、“公会香芋”等这些名片体现出了正走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道路上的新平桂。行走在平桂大地,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农业特色产业带覆盖了大部分乡镇。
二、扶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更加快速的带动了平桂农业产业的发展。平桂按照“扶强扶优,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思路,指导嘉宝、贺兴等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嘉宝公司是一家辐射带动能力很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年均吸收当地闲散农村劳动力进厂务工400多人次。近年来,该公司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在鹅塘、沙田镇建立了2.5万亩的出口马蹄种植备案基地,在望高镇新农村建立占地近100亩的现代化大棚蔬菜基地,促进当地乃至全管理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积极引导有潜力有资质的农业企业申报农业龙头企业,吸引有实力具规模的富翔食品落户平桂;鼓励有创业热情的经济能人成立农业合作社,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合作社数量目前已达144家。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发展10亩以上种植大户和基地381个,种植30亩以上的大户67个,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38个,新建8个规模化种植基地,莲藕、慈姑和香芋等新兴水生蔬菜面积近7万亩,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曾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三、种植技术送下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平桂农口部门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等平台为载体,重点抓好“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建设和规范化、专业化特色种植,从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生产经营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今年以来,举办培训班212场,派出农技人员下乡1196人次,累计培训人数24380人次;印发各类培训资料3.2万份,赠送光碟289张;推广应用“三免”技术18万亩、“三避”技术4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3万亩、间套种技术10万亩,引进新优作物品种12个,推广种植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12万亩,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严把出口关
产品质量是产业发展的命脉,平桂作为农产品出口区,在农产品质量把关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2013年成功创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后,2014年又被自治区农业厅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流动工作站检测网络覆盖了全管理区,每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配备了一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车,检测和监管范围辐射各个乡镇(街道)的田间地头和农贸市场。管理区还协助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朔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朔网络平台。到目前为止,管理区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9.6%。
马蹄、水果、优质稻、生猪养殖等优势产业稳步发展,蔬菜、茶叶、等新兴优势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平桂这座年轻的城市走出了一条拥有“自我风采”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正是有这样朝气蓬勃的景象,全管理区特色产业才能朝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