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在万州举行“2015年重庆市三峡库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徐海荣、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强出席增值放流活动,活动仪式由市农委主任夏祖相主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我市水生生物养护和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工作取得更大进展,市委把“在长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大力开展增殖放流”纳入了2015年工作要点。这次在万州启动的增殖放流活动向长江投放了胭脂鱼、岩原鲤、裂鳆鱼等珍稀濒危物种亲本及白鲢、花鲢、草鱼、鲤、鲫、黄颡鱼、中华倒刺鲃等主要经济和特有鱼类,共计11个品种30余万尾。为保障新放流的亲本鱼和育苗被捕捞,我市渔政部门加大了水域的巡查,并出动无人机进行巡查护渔,这次活动将拉开今年增殖放流的序幕。据悉,作为今年增殖放流活动的启动地,万州区近年来累计投入755万元,累计向长江增殖放流鱼类1276万尾。
另从重庆市渔业部门获悉,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累计放流各类鱼苗4.2亿尾,对长江干流上游和嘉陵江、乌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主要淡水经济鱼类资源量进行了有效补充,为改善三峡库区水质、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促进库区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增殖放流作为一项“政府主导、群众欢迎、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手段,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今后重庆市还将进一步加大增殖放流工作力度。主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结合不同水域的区域生态特性,开展不同模式的增殖放流,以增加库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强鱼类自然繁育能力为基本目标,可持续地实现库区水质净化和渔民增收。二是合理统筹放流的时间、区域、品种结构和规格数量,提升放流效率;三是深化基础研究,开展标记放流、资源监测和效果评估,做好动态跟踪调控;四是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合理控制捕捞强度,巩固放流成果;五是强化宣传,推进社会广泛参与。
参加此次增殖放流的领导还有万州区人民政府区长白文龙、重庆市水利局局长王爱祖;重庆市财政局副巡视员尹子辉、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陈清明同志、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顾骏强同志。市农委、市农综办、市农科院、万州区的有关领导和市农委相关处室、直属单位的负责人,万州区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同志,以及库区渔民群众、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