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小兴安岭西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享誉国内的“中国腐乳之乡”、“中国天然苏打水之乡”、“中国婴幼儿乳粉之乡”----克东县。始建于1962年的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在2001年来到这个美丽的边陲小镇----克东县投资兴业,在克东县委、县政府鼎力支持下,开始了神奇的“腾飞”之旅。克东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扶强扶壮飞鹤乳业发展,坚定实施“工业大县、乳业强县”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乳业这一主导产业,利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北纬47℃世界黄金奶源带上打造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第一条完整的乳业全产业链,实现了从源头牧草种植(大农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大牧场)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务(大工厂)各个环节的全程可控,科学合理布局农场(专业农业公司)、牧场(专业牧业公司)和飞鹤世界级样板工厂,形成了“农、牧、工”三位一体全产业链生产集群和2小时产业生态圈,开创了中国乳企最佳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克东县乳业快速转型、提档升级。建成了万头原生态国际示范牧场3个,千头标准化牧场2个,合作社规模家庭牧场34个,奶牛存栏达到了5.9万头。飞鹤乳业在克东县累计上缴税金10亿元,安置就业3000余人。2014年,上缴税金2.4亿元,占县财政收入的46.1%,支柱作用日益凸显,支撑克东经济半壁江山。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建农场、抓源头,加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建设
一是组建公司。为抓好乳业全产业链上游饲草饲料种植环节,2011年,克东县成立了黑龙江省顶鹤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3月成立了克东县格瑞恩饲料有限公司,负责飞鹤青贮玉米、苜蓿的种植以及粗精饲料的加工,为牧场提供安全、健康、营养丰富的饲草饲料,从源头上规避了奶源安全风险。二是培育基地。为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当地政府积极为顶鹤公司协调了10万亩青贮和2万亩苜蓿种植用地,选用优质的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科学种植。采取企业、合作社联合经营的方式,与3300名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实行了集约化种植。2014年,克东县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分别种植了12.5万亩和2万亩,青贮贮量达40万吨以上,满足了牧场奶牛饲草饲料的充足供应。三是政策扶持。自2012年以来,克东县加大了青贮补贴力度,特别是2014年,出台制定了《克东县发展奶牛生产优惠政策》,对自建200立方米永久性青贮窖,每立方米补贴200元;对规模牧场种植青贮玉米,每亩给予良种补贴10元,仅青贮种植这一项,补贴资金达125万元。在龙头拉动、基地带动和政策促动下,克东县饲草饲料产业实现了饲料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一体化模式,使饲草饲料的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系统,进而从源头掌控奶牛饲料质量关口。
二、建牧场、抓规模,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克东县坚持把优质奶源基地做为培育乳业全产业链“第一车间”,不断加强规模牧场建设,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一是支持万头牧场建设。克东县积极创优环境、打造政策洼地,支持飞鹤乳业建设万头牧场,特别在项目争取、土地划拨、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飞鹤乳业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几年来,克东县为飞鹤乳业解决飞鹤牧场建设用地3170亩,累计出资2500万元,支持飞鹤乳业先后投资10余亿元建设了3个万头牧场。二是加大中小型牧场扶持。2012年以来,克东县实施购牛、奶价、奶站等补贴政策,补贴资金达3500万元;整合农村妇女小额创业贷款资金近2亿元,投入县直各部门包扶资金近1500万元,争取畜牧、扶贫、开发等各部门项目资金近亿元,全力支持规模牧场建设。三是实行标准化规模养殖。飞鹤3个万头牧场饲养的均是澳大利亚、乌拉圭优质荷斯坦奶牛,存栏近4万头,全部使用最优质冻精育种,采用全混日粮(TMR)饲喂,奶牛单产水平均达到10吨以上;中小型牧场参照飞鹤万头牧场统一管理模式,也采用全混日粮(TMR)饲喂,进行集中饲养、集中榨乳、科学管理、统一防疫,奶牛单产水平达到8吨以上。经过几年发展,克东县基本取消了散户养殖,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四是推行合作社经营。克东县坚持以企业投资、群众自筹、养殖户股份入社等多种方式建设牧场,实行“入社保底、盈余分红”的方式,实现了“七统一”管理,带动了全县5个乡镇21个村3300多户农民实现了带地入社。在全县形成了以飞鹤万头牧场为龙头、以家庭规模牧场为主体、以合作社经营为模式的乳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克东县围绕奶牛业这一产业的就业人员达到了3000人以上;飞鹤乳业加工厂、3个万头牧场和顶鹤饲料公司就直接安置就业1500余人,在种植、养殖、生产、物流等环节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6000余个。
三、建工厂,抓监管,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础建设
飞鹤乳业始建于1962年,2001年落户克东县,以200万元资产起步,开始投资建厂,目前企业资产已经达到了52亿元。为全力扶持乳业发展壮大,克东县依托资源优势,对乳业整个全产业链进行了全程监控。一是加强牧场规范管理。牧场实行了信息化管理,配套的防疫、粪污处理及环保设施完备,各项牧场管理制度健全。特别是在粪污减排上,克东县利用牛粪发酵转化为沼气,沼气用来发电供给牧场,沼渣生产有机肥,用于饲草饲料种植,形成了一个“牛粪→发酵→沼气(沼渣)→发电(有机肥)→牧场→牛粪”的有机、生态循环圈,实现了牧场“零排放”。二是加大鲜奶收购和质量管控。实施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对牧场牛舍、挤奶间等实行全程监控,严格规范榨乳操作流程,采用国际先进榨乳设备,把控鲜奶采集的各项环节,整个榨乳过程实现全封闭零接触,杜绝外界污染,降低了微生物滋生的可能性,保留原奶的新鲜度和营养,实现了牧场鲜奶2小时内抵达工厂,打造了从生鲜乳到成品奶粉仅需2小时的生态圈,从根本上保障了奶粉的质量和安全。由于牧场鲜奶品质达到了欧盟质量标准,部分鲜奶输送到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乳业企业,成为黑龙江省及至全国优质生鲜乳生产和输送基地。三是强化乳品加工环节监管。飞鹤工厂生产线实现了密闭化、管道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管理,采用湿法工艺流程生产,严格按照制药的严谨工序制造奶粉,使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洁净度达到国际净化标准,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比较健全。2014年,飞鹤乳业响应国家兼并重组新政,先后并购了吉林艾倍特乳业和陕西关山乳业,核心厂达到6家,旗下拥有星飞帆、超级飞帆、飞帆等系列产品,被誉为最安全的婴幼儿奶粉品牌,也是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婴幼儿奶粉企业。
几年来,克东县实现了从饲草种植、奶牛养殖、生产加工、物流包装到终端销售及消费者服务的全程掌控,打造成了一条 “农、牧、工”三位一体的乳业全产业链模式,助推了克东县现代乳业转型升级。飞鹤乳业也凭借全产业链的雄厚实力及良好的口碑,荣誉入选国产重点发展奶粉品牌,承担起振兴民族乳业发展的重任,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好奶粉。2014年6月,克东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婴幼儿乳粉之乡”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