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大连建成四级气象为农服务网络 从“靠天吃饭”变成“管天要饭”

日期:2015-01-04 09:14 作者: 来源:辽宁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在大连市金州新区七顶山街道新建立的农村气象服务实践基地——丽美缘大樱桃园区,温室大棚内安装的“智慧园丁”设施农业监测与服务系统,不仅能对气象灾害实现全自动网络预警,还可以适时对各项气象指标进行调节,为大樱桃生产创造最佳的气象条件。由于气象现代化应用水平高,七顶山街道被评为全国第二批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

  农民要想富,离不开气象服务,农业与气象现代化的融合,正在改变着大连农业的生产方式,从“靠天吃饭”向“管天要饭”转变。

  据大连市气象局介绍,今年该局对2230家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重点对象开展了直通式气象服务。同时组织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科研工作,自筹资金建立12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农业气象试验园,与市农委联合建设10块农业气象试验田,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大连市已完善100个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所有涉农街道和乡镇。全市988个行政村已建设气象预警显示屏1313块,共享和建设气象预警大喇叭864个,设立气象灾害多发区、危险区警示牌135个,初步建立起市、县、镇、村气象为农服务网络,实现了县乡有分管领导、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分布于农村的1142名气象信息员经过培训,每天通过气象局配备的联网电脑登录“乡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采用短信群发系统、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张贴公告等多种方式,让广大村民及时了解天气变化,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大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将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畴,提出到2017年,建成10个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全面完成大连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全市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达标率达100%,村(社区)预警“大喇叭”、显示屏等基础设施覆盖率达100%。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完成3个国家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建设,4个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建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