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四川广元市四措施引导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日期:2014-12-23 00:00 作者: 来源:四川省农业厅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广元市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采取四措施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流转土地118万亩,流转林地189万亩。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夯实土地流转基础,①以“确权是基础、流转是重点、增值是关键”为导向,坚持先试点后扩面、先区域后全域,强力推进土地确权。创新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并置,分三权颁三证,打开了放活土地经营权的第一道闸门。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8月底率先全省基本完成。②做加法“七权同确”。坚持农村产权应确尽确,围绕土地确权做“加法”。在土地确权基础上,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集体财产权一并纳入确权颁证范畴。

  二是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搭建土地流转平台。①县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根据需要在乡镇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村设信息员,各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承担土地流转服务职责。未建服务站的乡镇由农经管理部门承担土地流转服务职责。②三级联手搭建信息平台。打破部门壁垒、县乡界限,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涉农部门大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三是依托园区聚集流转,改善土地流转条件。2008年以来,广元市每年建设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通过整合土地整理、以工代赈等各类项目资金,大力改善交通、水利条件,提高土地质量,为实现土地规模流转创造了条件。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1个,核心区总面积达61.8万亩,流转土地31.5万亩,培育入园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60余家。园区共建道路1206公里,配套渠系1298公里,整理土地37万亩,建集中居住小区91个,新型农村社区34个,幸福美丽新村1587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

  四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构建“1+3”新型经营体系。构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领军人、农业服务超市“1+3”广元特色新型农业经营模式。①充分还权赋能激活土地经营权,大力支持股份合作,推进经营权入股、抵(质)押贷款。成立了“广元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协调推进组”,林权抵(质)押贷款4.87亿元,农户和业主规模化经营积极性明显提高。②创新“壮大户、户建场、场入社、社接企、企连市”机制。从2015年起,全市每年评选出20个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20个市级示范农业服务超市,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分别按照每个10万元、5万元、5万元的标准对新评选出的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服务超市进行奖补,积极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征信信用证、完整财务账“一照三证一账”的示范家庭农场。全市新培育各类专业大户710户、示范家庭农场115家、农民合作社210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33家。③推行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到社到户,助推经营体制发育。全市股权量化财政支农资金1.3亿元,增加了农户(社员)的财产性收入,化解了村社集体资产“空心化”问题。④建设农业服务超市,促进了分工分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试点集成建设社会化农业服务超市200余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