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栽下“摇钱树” 建筑“储金库”

日期:2014-11-14 09:02 作者: 来源:营口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积极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三大生态工程,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水平。要继续推进青山工程,抓好围栏封育、矿山治理、植树造林等重点任务,加大自然生态恢复力度。”在大石桥市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大石桥市又一次将青山工程列为建设生态宜居之城的重要举措,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林业资源财富,不断扩容生态建设软硬环境空间——

  今春,大石桥市中东部9个镇区的林农们都奔走相告,逢人就说,“我们今年栽植果树,上级给补助了,林业局又带着我们农林户致富,这回咱们又有一项大的收入了!”这个好消息要得益于省林业厅下达《2014年全省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任务计划》。2014年,大石桥市经济林工程建设任务量1.01万亩,其中新植经济林0.8万亩、超坡地还林0.21万亩。经济林涉及9个镇区81个村786块地。10月18日通过省林业厅检查验收小组抽查,面积核实率为95.36%。

  积极宣传,有效遏制开荒势头

  一直以来,“小开荒”就是山区林地建设的顽疾,不但造成山体局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还会使坡地失去保护,出现土体疏松现象。

  为切实遏制山区“小开荒”,大石桥市经济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详细讲解各级政府对种植农作物的投入产出比较以及毁林开荒、超坡地种玉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水土流失等细节,让村民们真真切切地了解到种植经济林的经济效益,以及毁林开荒的无穷后患,让农户充分理解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应相互兼顾的重要性,从而消除了毁林开荒及小开荒反弹的苗头。

  惠民政策,调动了山区农民的热情

  “要想富,先种树”。今年年初,大石桥市在中东部九镇区举办了5场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培训班,聘请了农委专家对大榛子、杏、李子等果树的栽植及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个镇区造林户,向他们细致宣传、讲解各级政府对经济林的资金扶持政策,并发放传单。为了建设好千万亩经济林工程,省市县三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对经济林建设的资金补贴政策,根据栽植品种和造林地类补助最多每亩900元、最少每亩300元,这无疑是给广大山区农民建设经济林项目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极大地调动了山区农民栽植经济林的积极性,老百姓建设经济林的热情空前高涨。

  保驾护航,积极发展高效农业

  天刚亮,塔裕沟的村民就拉着林业技术人员,大家把这些技术人员围成了一个圈。这个说,我家大南沟准备栽植50亩,那个说,我在后山栽100亩大榛子,还是先去我家地里看看。这样的场景在大石桥市中东部9个镇区随处可见。为了认真落实大石桥市经济林建设任务,经济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了4个工作组,分工负责镇区的经济林建设地块落实。同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深入到实际地块,耐心地讲解上级政策和栽植经济林的效益,每到一个村,工作人员每天天黑才下山,顾不上吃饭,农户栽植经济林热情高涨。

  区域开发,显示合作组织的优越性

  如今,黄土岭的农户们相当满足,他们说,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有政府的好政策,企业家有钱还不忘我们老百姓,我们不用投资,出些力就能有收入,真是有奔头!根据各镇区经济林建设面积差距较大的情况,大石桥市林业部门组织得力人员到面积较大的镇村引导、督促建设区域化及沟域经济。由于栽植品种较集中、苗木价格较高,部分老百姓启动资金不足,为此,工作人员引导各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家担任法人代表并提供资金支撑。黄土岭企业家侯显举为众望大果榛子合作社共投资70余万元。

  大石桥市通过结构调整、区域开发、成立组织等方式,使广大山区林农对建设经济林工程信心十足。在东部山区,许多农户拥有自己的一片经济林,圆了致富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念,向生态经济要效益,经济林建设不仅让荒山披上了绿装,也在东部山区的乡亲们心里种下一棵棵摇钱树,希望也随着满山的林木一天天枝繁叶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