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粮食作物之一,60%以上的中国人以大米为主食。长春松花江大米凭借地处中国“黄金水稻带”地理优势,以其安全、营养、美味的传世品质,逆势而上,行销全国备受瞩目。2014年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长春市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对长春松花江大米进行了21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长春松花江大米的质量品质指标、食用品质指标、卫生指标均超过国家优质米标准。而追溯数据背后的高品质根源,是粮农对百年农耕文明的传承和东北大地上粮食人对粮食购、销、调、存、加各个环节的细心守护,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
检测数据出炉:
长春松花江大米远超优质米标准
从田间到餐桌,保证粮食的入口安全是政府和百姓最关心的大事。长春松花江大米是长春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农业品牌之一,已经成为长春的白金名片。2014年9月,长春松花江大米喜获丰收,开始生产加工,而上市前的检验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长春市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成立于1985年,主要承担新粮质量调查及粮食信息品质测报和原粮卫生监测、粮油检测技术咨询与培训工作。现任站长闫大伟1995年起,一直在这里工作。他说,每年稻米成熟时期,工作人员都要到松花江流域生产稻米的乡镇、村屯、收购粮点及加工厂,扦取水稻具有普遍代表性和广泛覆盖面的原始样品,再将样品进行登记和分样、检测。每份样品要经过20多道检验项目,整个质量品质和原粮卫生监测工作,最快也要近二十天的时间。
10月初,长春松花江大米2014年各项数据相继出炉。“品尝评分值85分以上,多数产品已经达到90分以上,超过优质米分数;直链淀粉含量14.0%-16.5%,优于国家优质大米质量指标3.5%以上,符合绿色大米要求;垩白粒率4.9%-10.0%,超过优质一级精米要求;镉、铅、砷等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和倍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残留均未检出……”
解读数据:
安全、营养、美味是松花江大米三大特点
对于在监测站工作了十多年的闫大伟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我们对松花江流域的大米监测工作一直很严格,频次也比较高,近十年来的结果都优于国家标准。”闫大伟说,大米流向消费者之前,至少要经过自检、报检、抽检、受理投诉、驻场式监管等五道关口来保证入口卫生安全,而长春松花江大米作为长春重点粮食品牌,对它的监测要求比较高,“这些数据,都是由这些先进的仪器检测出来的,精准、全面而且客观,大米好不好,这些数据会如实的告诉你。”闫大伟说,评价一种大米的优劣,通常通过安全、营养、美味三个方面。
“食品的安全性实际上是食品的最低标准,但它却是最重要的。水稻在种植、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是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这些污染会给人体带来各种病症,有的甚至还可以致癌或导致死亡。在长春松花江流域大米的检验数据和《吉林省粮食卫生状况调查报告》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倍硫磷和溴氰菊酯等这些危害健康的农药残留历年来的检验数据均为‘未检出’,对比农业部行业标准NY/419-2000绿色食品大米要求,松花江大米远优于一般粳米;而黄曲霉毒素B1这样容易致癌的真菌毒素,检验结果一直都是‘未检出’;砷、汞、铅、镉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的标准要求。这些数据,是近年来松花江流域的大米进行普查监测的结果,准确而全面,这些数据告诉我们,长春松花江大米是非常安全的。”闫大伟说。
“食物对于人类早已超出了‘果腹’的意义,人们追求的是它的营养与健康。长春松花江大米的虫蚀率几近为零;垩白粒率4.9%-10.0%,低垩白粒率证明蛋白质含量高。长春松花江大米所含的淀粉结构要优于籼米,直连淀粉含量少,支链淀粉含量多,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而它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它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体容易消化吸收。”长春市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检验室主任范晓光说。
味觉的满足与享受最能安慰人心,所以,人们对美味的追求总是孜孜不倦。“好吃,专业上叫食味值,
它通常通过食味品质评分指标的分数来反映。”范晓光说,近10年检测数据和《吉林省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品质测报调查报告》中,长春松花江大米胶稠度平均达到78毫米,较高的胶稠度使米饭湿润而光泽,入口软滑,它的直链淀粉含量14.0%-16.5%,低直链淀粉含量使做出的米饭柔软富有弹性,且不回生,冷饭适口性及膨化性好,这就保证了长春松花江大米有糯性适中又不失韧性,入口香、滑、软、弹,口感绵柔。
寻根自然:
地理环境优势成就卓然品质
从扦取原始样品到数据出炉,需要科学的扦样程序设计和精准的检验分析手段,但保证这些数据稳定地优于国家标准,不仅需要自然的厚爱、一代或几代农民的坚守、米企业的品质追求,更需要一座城市的坚定信念。长春松花江大米数据背后的品质溯源,首先要寻根自然以及长春对自然的尊崇与保护。谈起自然环境对长春松花江大米的影响,长春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孙长占说,松花江源于海拔2744米的长白山天池,它的支流饮马河、拉林河等,形成交错的水网,密布于长春重要水稻产区九台、榆树、德惠、农安,水质清澈,富含钙、锌、铁、碘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途经流域没有工业污染。长春地区又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黑土地与松花江在长春地区交汇,形成了世界少有的“黄金水稻带”。长春松花江大米的产地长春市,位于北纬40度至45度之间,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有效积温2800摄氏度至3100摄氏度,有利于水稻在灌浆期积累养分。充足的日照时间,让水稻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稻米口感更香甜。水稻抽穗后,长春的最高气温不超过30摄氏度,正好避免了高温效应,冬季寒冷又使得病虫害程度大大降低,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土地中的植物纤维冷冻后,在第二年能够加快转换成为水稻生长所必须的肥料。在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内,种出的水稻无论在安全、营养、口感上都经得起仪器的检测和市场的考验。
从优种到优稻:
百年农耕文明下粮农的坚守与转变
“除了自然环境,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也直接影响化学污染和残留检测数值,选种和耕种习惯会影响检测食味品质评分值等……”闫大伟说。在农业现代化时代,长春的农民,还一直信守着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哲学。“老祖宗传下来的种田经验不能丢,科学种田我们也得学,现在我们农民种田基本都有技术员指导,农闲时,政府还组织我们接受培训,我们一个区域基本都统一选种、统一用肥。我们现在想的,不仅是增产,而是要种出质量好的大米,只有种出好大米,才能卖上好价钱……”德惠市朝阳乡团林村的王琦笑着算了一笔账,以前按老方法种的大米一斤2.5元,现在,按企业或者农业部门要求种水稻,科学用药、用肥,就能卖到4元到6.5元。王琦说,他和几个村民,都与当地“江水人家”米业签了订单合同。一到秋天,一车车优质的稻谷,带着最好的价格,拉往“江水人家”的工厂进行加工。
“我们这一片水稻正处于一个小气候带上,灌溉用水都来自于很有名气的共青团水库,水质清澈,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不种出最好的大米,就是对自然的一种辜负。所以,我和老韩只种植有机水稻,一年只生产100万斤大米。”郭万卓在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三年前,对有机农业产生兴趣,在农安县西南三岗乡承包了一块土地,和好友一起做起了有机水稻的种植。“尊崇自然,信守祖先的农耕哲学,依托科学技术,种出最好最优质的大米才能保证有好的收入。”郭万卓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粮农的意识也在逐渐改变,大家都在种好米上下功夫。
坚守优良品质:
科技催化下的企业追求
大米的加工工艺也影响着检测数据。“稳定优良的品质,才能做出好的品牌。我们长春松花江大米的每一家米业,都抱有这样的信念,精细加工,保证米质。”赵明柱是长春市稻米协会会长,而长春松花江大米品牌旗下的企业大多都是稻米协会的会员企业。赵明柱的企业吉林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是稻米产业的龙头企业,所经营的德惠市岔路口镇的大米是长春松花江大米的一个品牌,响誉全国。“我们现在的加工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8道加工工序全部电脑控制自动化进行,保证米质、品感……”从稻谷检验——初选——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糙米精选——多级轻碾——白米分级——着水抛光——精米分级——长度分级——色选杂质——包装——产品入库等全程采用自动化加工控制系统,杜绝了加工环节污染,保证大米的营养及优良口感。
高质量造名品牌:
政府部门激发农、企内生活力
土壤、水、气候、育种、耕种、用肥、用药、收获、加工、储存、运输、出售……从源头到终端,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大米的各项数据指标。十年的检测数据都稳定地超出国家标准,这和政府部门多年来对农业的扶持和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长春松花江大米的高品质,长春市粮食局局长鲍文明一直都很有信心。他说,长春市政府之所以首先推出长春松花江大米作为品牌建设工作的重点,正是因为松花江流域大米具有悠久而稳定的优良品质。而保证长春松花江大米优质的稳定性是长春松花江大米“品种优质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精深化、品牌名牌化、产品高端化”发展思路的关键。
鲍文明说,近几年,长春市加快推进30亿斤商品粮增产工程,在科技方面,省内知名农业科研院校从优质品种研发、种植技术创新、病虫害低毒防治等方面,不断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措施,推动了长春松花江大米达到国际优质大米标准。
在种植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壮大,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分散经营的模式运作,水稻种植逐步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在监管方面,多年来,对松花江流域大米生产和加工等各个环节管理和监测都格外严格,收购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指导农民科学储存手中余粮,监督仓储企业做好粮食保管,扶持引导加工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利用粮食协会行业自律来规范企业规模发展,发挥粮食质检机构的专业优势,为松花江大米优质品牌保驾护航。
在品牌建设和保护方面,长春市政府成立大米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和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粮食局、财政局、农委、工商局、质监局、税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指导全市大米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粮食局。各县(市、区)政府也把大米品牌建设纳入工作日程。
“政府用职能转变、利益引导,为农、企搭建平台,通过市场手段来激发农民和企业内生活力,保护好大米的品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获利。这也是长春松花江大米品牌走出去的底气和自信。”鲍文明说。
东北的十月,正值大米加工企业最忙的时候,生产线全部开动,机器轰鸣,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大米,伴着长春粮食人引以为豪的精准检测数据,装袋远行……而藏匿在数据背后的,不仅仅是松花江大米的传世品质,还有沉淀在漫长岁月中的东北大地上粮食人那份纯朴、执著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