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3+X”打造农村社会治理品牌——对奢岭街道落实双阳区“创新村屯治理模式”工作的探访

日期:2014-09-29 10:39 作者: 来源:吉林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坑坑洼洼的道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老旧的栅栏挂满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漫画,原本随处堆放的垃圾如今有人定时收走,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让矛盾大化小、小化了,草根宣讲与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双阳区奢岭街道所属各村的变化,始于去年末双阳区试点推行的“3+X”村屯管理模式。

  从去年创造性地提出“3+X”村屯管理模式,到试点运行,再到今年全区全面推开,一年多来,双阳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及社会治理工作基础扎实,作用巨大,成效明显。搭起了架子,形成了合力,发挥了作用,涌现了典型,增强了意识,充分、长期、有效发挥好最基层一级组织的作用,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

  双阳区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上下一致“统一抓”,坚持不懈“长期抓”,转变思维“创新抓”,建章立制,健全保障,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趟出路子、积累经验。

  落实双阳区委、区政府要求,奢岭街道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在村民小组中成立屯委会,让奢岭农民真正体验到了“自己的家自己当、自己的屯自己管、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治效果。

  奢岭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洪波说:“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及社会治理工作,核心在共谋、共建、共管,基础在屯,关键在群众参与、自己当家作主,根本在培育精神、形成自觉。”

  观察奢岭街道的基层组织建设管理,这里探索出的多种管理“套餐”,让村民走出来、说出来、做起来、管起来:一招,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片长负责制,将全屯分成片区,屯委会成员担任“片长”,每人分片负责;二招,组建志愿者队伍,在理论政策宣讲、矛盾排查处置、群众文化活动、村屯环境管理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三招,嵌入式宣讲,由片长负责对所包保的群众开展经常性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从思想上营造积极健康的浓厚氛围……

  群众的意见就是晴雨表,群众的需求就是指挥棒。

  在奢岭街道,已经实现了屯内工作的组织管理“立体化”、矛盾调处“多元化”、帮扶解困“亲情化”、环境治理“规范化”、创业带富“实效化”。

  一年像样,两年出样,三年作榜样。

  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及社会治理工作的奢岭答卷跃然眼前:观念更新了,思维活跃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屯委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奢岭街道“3+X”村屯管理模式这个庞大的“树根”,正撑托起更加枝盛叶茂的农村新景象。

  23个行政村,139个自然屯,203个村民小组,3.8万农村人口……如何发挥好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奢岭街道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落实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让村民的事解决在自家门口,奢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许江自有章法。

  年初以来,奢岭街道全面推行“3+X”村屯管理模式,即在村民小组中成立党支部、屯委会,引导屯主任、综治协管员和妇女计生员积极发挥作用,并把老党员、老教师等义务委员充实到“X”的岗位上,辅助党支部和屯委会开展工作,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打好“三张牌”、用好“三招法”、下好“三步棋”,有效激活了村屯管理“末梢”,推动了全街农村各项事业全面有序发展。

  “三张牌”,明确事务“谁来管”

  “百姓的家自己当,本屯的事自己管”,这是双阳区推行“3+X”模式以来,奢岭街道牢固树立的理念。他们坚持不懈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强基固本”上来,以“党委牵头,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村民自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

  高位推动,打好试点探索“先手牌”。街道党工委将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作为全街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作为“一把手”工程专门研究部署。在全区第二批试点工作启动后,街道多次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设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专项奖励资金,同时,选派工作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包村干部,深入到幸福、前城、徐家三个试点村,探索开展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为深入推进创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财力和组织保障。

  强力发动,打好宣传引导“关键牌”。创新工作开展以来,奢岭街道在区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的帮助支持下,采取入户宣讲、办班培训、悬挂条幅、张贴传单、大喇叭广播、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迅速在全街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立体式宣传,就“3+X”村屯社会治理模式的内涵、屯委会的职能作用和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等百姓最为关心、关注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上下联动,打好组织建设“核心牌”。按照“把支部建在屯上”的工作要求,街道党工委在对各屯组党员数量等基本信息进行摸底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屯组设立了党支部,目前,全街已成立屯委会党支部130个,吸纳党员541人,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同时,为有效促进工作开展,街道全面加强了阵地建设。屯委会采取“挂靠”小卖店、委主任家中等群众聚集地,既节约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又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招法”,突出治理“管点啥”

  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创新,在治理难度最大的地方创新,从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任务千头万绪。

  一年来,奢岭街道通过实行“3+X”村屯治理模式,充分激发了屯组干部的干事信心和热情,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交口称赞。

  抓发展,强实力,带领农民致富增收。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是“3+X”的重要职责之一。奢岭街道着眼街情实际,依托距离长春中心城区和双阳城区较近的优势,在经过深入研究讨论后,把劳务输出作为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条重要途径,由街道劳动保障所牵头,派专人到双阳和长春收集用人用工信息,各村管会成立了村民劳务输出服务站,之后由屯委会干部在村屯内进行宣传动员,积极为村民劳务输出牵线搭桥,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目前,全街成立村民劳务输出服务站23个,今年前三季度转移输出劳动力19909人次,农民劳务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同时,办事处积极与信誉好的种肥经销商联系,鼓励各屯委会组织村民团购种子化肥,不仅质量好、价格低,而且更符合当地的土壤需求,保障了种植户的粮食产量,今年春季,全街共团购种子10.5万公斤,化肥528万公斤,为农民节约资金280余万元。

  抓稳定,促和谐,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村六社张某和其弟因父亲征占地所得钱款分配问题产生纠纷,在屯委会成员多次上门调解下,终于形成书面和解协议,圆满解决了家庭纠纷。这是屯委会解决村民难题的一个缩影。奢岭街道结合屯委会距离群众近、发现问题快、解决途径多的优势,进一步创新了“三大员”分领域排查、“联动联调”两个环节处理、统一口径共同化解的“321”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较好解决了农村基层的矛盾纠纷,初步形成了“小矛盾不出屯、大纠纷不出村”的矛盾纠纷调处新格局。截至目前,屯委会共排查各类矛盾521件,化解纠纷325起,提供法律、信息咨询269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5%。

  抓整治,建长效,打造村屯优美环境。在奢岭,打造优美环境已经成为各村的共同目标。奢岭街道充分发挥屯委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采取综合整治、分片管理、四级联动、全民参与的办法,较好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难题。屯委会成立以来,全街共设立27个垃圾清运点,清运垃圾32510立方米,清理积雪33600立方米,村屯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步棋”,探索工作“怎么管”

  创新打造“民心服务直通工程”,构建民推民选、民情日志、志愿服务共同引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科学化运行的新机制……在开展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奢岭街道将管理寓服务之中,自觉开展服务,实现了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

  聚焦开局,系紧“入口绳”。人的因素是成事干事的决定性因素。奢岭街道在推行“3+X”村屯治理模式中,遵循“选优配强、务求实效”的原则,在保证“铁三角”稳固的基础上,重点抓好“X”选拔的工作,通过严把“本人自荐、群众举荐、党委推荐”三道关,切实把一批人品好、有威信、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人选进屯委会队伍,并明确由积极性高、双带能力强的义务委员作为党小组长,通过规范三道筛选程序,真正“系”紧了屯委会成员的入口“绳”,严把了选人用人关。截至目前,全街组建屯委会194个,共有委员832名,产业经济带头人占比超过50%,真正实现了“身边人管身边事,自己的家自己当”。

  中盘发力,服务“零距离”。解决“沙滩流水不到头”问题是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的目的所在。奢岭街道着眼缩短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屯委会中推行“民情日志”记载制度,将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稳定、扶贫济困、低保五保政策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日志”主要内容,全面准确记录群众所忧所盼、所需所求,按轻重缓急逐一帮助解决,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恳谈、“零距离”监督、“零距离”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截至目前,各屯委会共组织开展民情恳谈会434次,通过“民情日志”办理惠民实事382件,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欢迎。

  纵深推进,唱好“同台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3+X”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奢岭街道在建好屯委会“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实际,把志愿服务作为村民自治“自我服务”的重要环节,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任志愿服务队队长,以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教师和屯里的“大明白”等为主要成员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坚持“三足鼎立”,通过志愿服务促进村民自治,通过村民自治优化志愿服务,实现了自治与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全街共建立了志愿服务小分队187个,开展大病互助、关爱留守儿童和扶助残疾人就业等志愿服务活动302次,募集救助资金3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到2761人,在各屯、各社发挥出了积极的能动作用。

  打好“三张牌”、用好“三招法”、下好“三步棋”,农村社会治理的奢岭品牌已经形成。

  “3+X”村屯管理模式带来的悄然变革,让村民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科学、更平稳、更和谐。

  幸福奢岭正在路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