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广东省江门市依法治台山市办、台山市司法局、普法办和江门日报社联合举办的2014年第七期“法治在线”节目在中国江门网播出。就“三资”管理这一主题,台山市纪委副书记容维想、台山市农村经济组织管理办公室主任林羡明做客本报直播室,并解答网友的疑问。
“三资”集中管理
避免贪污腐败
台山市纪委副书记容维想介绍,自2012年台山市开始“三资”集中管理后,当地农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截至今年7月底,该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1700多宗,交易总额5.9亿多元,增值2.9亿多元,增值近2.7倍,60多万名群众受惠。
台山市纪委副书记容维想说,从十几年前开始,社会资金开始大量投向农村,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尤其是土地、咸围升值很快,再加上国家取消了农特税,并出台了相关的强农惠农政策,过去丢荒的、无人问津的土地、山地、咸围等资源又成了投资的抢手货,也就成了群众的关注点和引发问题的焦点,“三资”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呈易发、高发特点,“三资”管理过程中贪污腐败、恶势力介入等违纪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和谐稳定。
从2012年的5月下旬至10月底,台山市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在该市17个镇(街),全部建起了“三资”管理服务中心。镇(街)“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内设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农村财务结算、农村小型工程招投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等六个中心,履行六项职能。
为了确保管理中心的有效运作,该市还抽调工作人员190多人配备充实到“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并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中心主任,加强对服务中心的领导。
创新监管
农村财务由第三方管理
在硬件设施、软件管理等工作已经陆续进入轨道后,该市还推出了系列新动作,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对农村“三资”的管理。
据容维想介绍,台山市正在探索完善农村财务监管制度,首先,将目前村组账镇代管变为将村组账委托第三方管理。去年,台城街道作为试点,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后将在条件成熟的镇逐步推开。同时,还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组织代理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各项制度,组织人员加大对中介组织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的专业化管理作用。其次,该市对现有“三资”监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采取市、镇数据互联互通,实时传递、查询、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三是规范民主议事程序,包括强化资产资源交易前的民主议事程序,加强对“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过程的监督等;同时,完善资金管理、人员培训、监督检查、财务审计等方面管理制度。
此外,台山市还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通过加强市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加强对各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中心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把农村矛盾较好地在化解基层。机构建立以来,该市各镇(街)调解机构成功调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达50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