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是先进农业技术的集中载体,为破除阻碍种业发展的“藩篱“,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机制,近年来,双牌县采取创新育种基地、扩大示范规模、营造种业发展环境等举措加快实施“品种替代改良工程”。
一、创新育种基地。
今年以来,双牌县一改过去那种多、乱、杂制种情形,择优选择杂交稻制种品系,重点创新湖南阳明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益优701和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光优708两大新组合,通过科学的试验,益优701和光优708两大新组合已成为该县优良品种,在泷泊镇江西村制种220亩。
二、扩大示范规模。
为突出良种培育这一核心任务,加快培育生产急需的突破性新品种,该县从众多的杂交水稻品种中进行大面积示范,筛选出农香优204和荆两优1198两大最佳组合,由湖南穗香大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香型、高产、三系杂交一季晩籼稻农香优204,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米饭清香可口、耐肥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农香优204在五里牌红福田村连片示范100亩,经测产亩产达675公斤。由湖南活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荆两优1198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泊泊镇义村连片示范种植690亩,经测产亩产653公斤。
三、营造种业发展环境。
(一)建立键全种子日常巡查机制。
该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市场巡查活动。
1、开展企业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生产经营资质、生产经营档案、品种授权合同、种子去向、种子质量溯源制度等;抽取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检测。
2、开展市场日常巡查。
一是种子质量:主要检测净度、水分和发芽率等三项指标,水稻种子样品进行品种纯度田间同季种植鉴定。二是种子标签:重点检查种子标签标注内容是否真实、完整、规范。三是种子经营许可和经营档案:重点检查经营范围以及经营档案建立、记载和保存情况等。四是品种审定:重点检查是否属于未审先推、品种名称、审定(引种)编号、适宜种植区域、品种退出等信息。五是新品种保护:重点检查生产品种是否经品种权人许可,是否经营侵权品种、假冒授权品种等。
3、开展制种基地整治。重点加强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企业的管理,在播种前及时检查种子企业的生产许可资质,核对制种品种、品种权许可、生产地块,根据企业不同的制种方式检查制种委托手续,建好相关信息数据库,在种子调运季节,还检查了调运种子的生产许可、去向和数量。
(二)、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
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为重点作物,以制种基地和用种区为重点区域,以清理整顿违法生产经营主体为主线,推进检打联动、举报与办案结合,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该县通过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分别对种子经营档案、种子质量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共立案2起结案2起。切实保护了品种权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群众投诉举报制度。
鼓励群众举报各类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开通了“12316“投拆举报电话。明确了首问责任制,对群众投诉做到每件必理,违法必究,提高种子案件查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