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涪陵召开桑螟防治工作会 邀请?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授课

日期:2014-08-28 09:24 作者:夏林 来源:涪陵区农业信息中心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25日,涪陵区召开全区桑螟防治工作会,安排部署桑螟防治工作,全力帮助蚕农减少损失,确保全区蚕桑生产安全,来自全区蚕桑生产乡镇、街道农服中心5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入夏以来,多雨多湿天气偏多,导致涪陵区珍溪镇、百胜镇、南沱镇等蚕桑生产区域相续爆发桑螟病虫害,对秋季桑叶产量构成严重威胁。会上,区蚕桑办要求,涉及蚕桑生产的乡镇、街道加强桑螟防治宣传,明确责任任务,周密安排部署,按照统一用药标准、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组织供应药物及蚕农主体分户防治的“三统一分”工作要求,认真组织蚕农抓好防治工作。同时,严格工作考核,强化督促检查,加强统筹协调,做到防治工作不留死角,确保防治效果。

  在防治工作会上,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余茂德教授向与会人员作了桑螟防治技术指导培训。

  余茂德介绍,桑螟又名青虫、油虫、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桑螟以幼虫吐丝卷叶或叠叶,伏内取食桑叶下表皮和叶肉,仅留叶脉和上表皮,呈半透明薄膜状,久之破裂成孔,俗称“开天窗”,同时虫粪污染桑叶,蚕食后易得蚕病。

  余茂德提醒,桑螟全年发生5代,幼虫发生期为最佳防治时间。目前涪陵区桑螟多为第3代,推测第4代桑螟幼虫的发生期为即日起至9月10日,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为,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施药后5天才能采叶喂蚕。第1次用药后,根据灭杀效果和幼虫发生期的不同,也可喷施第2次或第3次药;应在早上露水干后或傍晚施药,避免中午高温施药,以防人员中毒;施药时应站在上风口由下往上向桑叶叶背喷药,施药要均匀,以不滴水为宜,喷雾器的喷头最好用直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