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市场上的葡萄售价平均8元左右一公斤,而宣威市方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葡萄每公斤售价在20元左右,而且供不应求。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合作社社长肖琳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应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的葡萄是有机生态葡萄,不施农药、化肥,品质优、口感好,卖得上价。”
走进宣威方舟葡萄园,跟一般葡萄园不同的是,在葡萄架下面,挂满了一根根充满气体的白色塑料管带,正从细小的出气孔向外喷出气体。肖琳说:“我们这是在给葡萄‘喂’二氧化碳补充营养,果子这么好也是全靠它。”
2012年春,肖琳筹集资金,在宣威市板桥镇龙津村委会租地19.7亩,注册成立宣威市方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葡萄生产。由于按传统方式种植,大量施用农家肥和化肥,第二年葡萄各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只好大量施用农药防治,当年葡萄产量不但不高,而且品质不好。
能否有一种技术能够做到既不需要施化肥,又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葡萄又能优质高产呢?去年10月他们从互联网上得知,山东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发明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给作物“喂”二氧化碳、给植物接种植物疫苗,能够做到葡萄不施化肥,少打甚至不打农药,种植出真正的有机葡萄,便及时与张教授取得联系。在张教授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给葡萄补充大量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营养,不但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节省了农药、化肥和大量劳动力成本。
“今年我们葡萄园平均亩产在1.5吨左右,总产将达30吨,销售收入在30多万元。我们是云南省首家采用此项技术,目前正在申办有机食品认证,如果通过认证,效益将会更好。”肖琳说。
(本报记者 晋立红通讯员 沈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