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辽宁3架增雨飞机218辆火箭车“追云捕雨”

日期:2014-08-26 14:38 作者: 来源:沈阳晚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一、二、三!”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第一枚火箭弹伴着明亮的火焰冲上云霄,很快消失在乌云中,只留下一条黑色烟雾……8月23日至25日,一次有利于降水的天气系统自西向东影响辽宁省,省气象局组织开展了一次飞机、火箭联合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截至24日15时,全省已出动人工增雨火箭发射系统84套,发射增雨火箭弹698枚。

  8小时“追云捕雨”

  24日7时,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同辽宁省气象台工作人员驱车赶往灯塔市。天空虽然多云,但仍然明亮。8时多,车子停在一片水稻田里,工作人员观察后发现这里的气象条件暂不适合进行人工增雨,便驱车赶往盘锦市盘山县高升镇。

  一路上,云层逐渐加厚,天空也愈加阴沉。来到高升镇的一片玉米地里,记者发现玉米大多已经枯黄,玉米棒子长得干瘪。12时许,一大片乌云从远处飘来,但发射火箭弹的命令一直没到。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等待指挥部发布最佳时机,他们经常风餐露宿,“其实,昨晚我们已经来观察一宿了。”

  随后,车子再次追赶着乌云,开往盘山县石新镇。近15时,至东向西的新哈高速上,小雨转为瓢泼大雨。可是当车子开到附近的一片田地里,雨又变小。据悉,半个小时前这里已经发射了一轮8枚火箭弹,刚才高速上的大雨就是增雨的结果。随后,伴着巨大的响声,4枚火箭弹以50度角射向天空的乌云。

  增雨机火箭车“守株待兔”

  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耿树江介绍,昨日所发射的火箭弹一枚装载碘化银,一般以45度到85度之间的仰角发射,射到6000米到7000米的高空,燃烧后散开,将覆盖100平方米范围的云层。碘化银下落到-7℃的云层上,形成冰核,不断吸水、凝结、增大,最后降落形成降雨。形成冰核只需要10秒到20秒,但增雨的过程将持续3个小时,增雨量将达到15%到20%。

  据了解,8月以来,省内多为局地对流、阵性降雨,这种降雨时间短、雨量小,并不适合人工增雨。8月23日开始,一场有利于降雨的高空槽天气系统自西向东影响辽宁省。省气象局同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取得联系,组织开展了一次飞机、火箭联合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对适合作业的降水云系实施全面催化。

  耿树江介绍,全省3架人工增雨飞机、218套人工增雨火箭发射系统进行了一次“守株待兔”式的作业。为了配合增雨,卫星云图可以探测出云系的轮廓,而雷达回波可以探出天气的恶劣程度、雨量的大小等。全省有5部雷达,分布在营口、丹东、大连、沈阳、朝阳,雷达每6分钟扫描一次,每10分钟生成一张图。

  截至24日15时,全省已出动人工增雨火箭发射系统84套,发射增雨火箭弹698枚;出动增雨飞机一架次,飞行2小时30分。截至记者发稿时,正有2架增雨飞机准备起飞作业,全省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仍在继续进行,直至本次降水过程结束。

  对园艺植物很及时

  7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比大旱的2009年偏少43%,为近63年来最严重夏旱。

  沈阳农业大学雷家军教授介绍,目前大田里苹果树、花卉等园艺植物以及蔬菜等,仍处于生长、发育期,这场雨水非常及时。但是植物都有水分临界期,对玉米、水稻等作物,这场雨作用会小一些。此次降雨将保障水库蓄水及城市生活用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