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追星”当追袁隆平——溆浦县超级稻第四期攻关亩产有望突破千公斤

日期:2014-08-13 12:38 作者: 来源:中国溆浦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袁隆平是农民心中最骄傲的‘偶像’,我们做梦都想和他合一次影。”8月11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后来到溆浦县横板桥乡、水东镇超级杂交稻亩产千公斤攻关示范片现场考察,吸引了当地农民纷纷上前合影留念,田间地头上演了一场乡村版的“追星秀”。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应云,副市长王行水,市政府秘书长张干太,县领导蒙汉、李卫林、翟波、莫百生及市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考察。

  溆浦是“老字号”超级稻攻关试点县,目前县内有兴隆、红星、黑岩3个超级稻百亩攻关片。去年,该县横板桥乡兴隆村攻关片超级稻实收测产平均亩产936.3公斤,实现了连续2年亩产超过900公斤大关,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高度评价。

  这是袁隆平自溆浦县实施超级稻攻关以来第三次亲临该县攻关片积极指导。一直以来,他对溆浦超级稻攻关工作十分牵挂,对当地农民也有着特别的感情。两年前,横板桥乡4位农民千里迢迢为袁隆平送去了写有“天降神农,造福人类”的牌匾,表达了溆浦乡亲感激之情,受到了袁院士的热情接待。

  “欢迎袁院士!”“感谢袁隆平老师!”再次来到兴隆村攻关片,院士风采依旧,乡亲热情倍增。怀着对心中“偶像”的无比崇敬,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他们一边热情地和袁隆平握手拥抱、打招呼,一边拿出相机、手机抢着合影留念,现场的欢呼声、照相声响成一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下午3点,天空下起小雨,袁隆平不顾雨水,径直走进农田深处,拨开一米高的水稻细细观察,爱不释手,详细询问基地前期的管理情况,并对示范片的水稻生产情况表示满意,“只要后段天气正常,田间管理到位,今年溆浦超级稻攻关亩产有望突破千公斤!”

  考察过程中,袁隆平还特别叮嘱挂点的农业干部,一定要按照攻关标准流程,加强病虫防治、施肥灌溉等后期管理,做好每一个生产环节工作。

  吴后良是横板桥乡兴隆村有名的“种粮大户”,今年初,他统一承包了该村100亩超级稻攻关片的管理工作。袁隆平院士绕着示范片走了一圈后,看到吴后良田间管理得十分出色,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特意邀请他单独合了一张影,这让吴后良万分激动而又感慨:“作为一个农民,能够和袁隆平老师合影,这是一份莫大的荣誉。下阶段我一定会按照袁老师的要求,认真做好农田后期管理,力争在自己手上完成第四期攻关目标!”

  袁隆平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情谊,农民对他更是充满无限的感激。65岁的农民谌赐禧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上世纪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一家人曾因家贫饿过不少肚子,这让他对发明了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满是感恩。去年因在外地女儿家短住而错失了见一次袁隆平,这次得知袁隆平再访村里,谌赐禧大清早就赶到村部蹲点守候。虽然因人太多没有轮到和袁隆平握手合影,但谌赐禧内心依然激动不已,站在一旁远观的他眼眶红润,口中念念有词:“托袁隆平院士的福气,我们今天才有了饱饭吃啊。”

  水东镇黑岩村也是超级稻攻关示范点,闻讯袁隆平到来,当地群众“万人空巷”,袁隆平和蔼可亲地和大家打招呼,大家也纷纷抓住机会,上前与袁隆平合影,气氛比过年过节还热闹。

  “追星”的人群中除了有地道的农民,还有一大批放假在家的学生。戴艳冬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从长辈那听到自己学校“名誉院长”袁隆平要来的消息,一大早就赶到超级稻农田开始守望。作为一名典型的“90后”,戴艳冬坦言,虽然自己曾经追过一些当红的娱乐明星,但真要把他们作为人生学习的榜样,“袁隆平才是我们人生追求真正的偶像!”当问到为什么喜欢袁隆平,三完小学生戴嘉颖开心地说:“老师和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袁爷爷让许多人告别了饥荒吃上饱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袁隆平院士每来超级稻攻关片进行一次指导,都会让很多坚守一线的农业技术人员对这份事业更加充满激情和信心。作为溆浦农业工作的“元老”,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超级稻攻关片主任舒友林和他的团队已痴迷于超级稻攻关工作近10年。在每次与袁隆平院士打完交道后,舒友林总会和身边的同事朋友有一个共同感受:“中国杂交水稻的丰功伟绩,除了离不开先进的科技理念,更不能丢了‘袁隆平精神’!”

  相见时难别亦难。每到一个攻关片,袁隆平都会沿着田坎行走近半个小时,而闻声而来的附近村民也会始终紧紧相随。告别每一个示范片的父老乡亲,袁隆平院士总是会留点时间给大家合影留念,再急匆匆往下一个示范点赶去。

  乡村田野,人影攒动,一双双挥舞着的手臂如同稻田里抽穗的水稻,随风挥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