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全国42位胶农海南论“刀”

日期:2014-04-18 09:45 作者:况昌勋 来源:海南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王位若已经“磨刀霍霍”,他将与来自全国的另外41名同行,在海口切磋“刀”法,争夺全国“第一刀”。

  今天,全国第四届割胶工技能大赛开赛,来自广东、云南、海南三大橡胶主产区6个代表团42名选手,将在今明两天时间内,比试割胶基础知识理论、磨刀技能和树桩割胶技术等三项技艺。

  “割胶是非常有讲究的,深度要分毫不差,割浅了没有胶,割深了又伤树,比较标准的深度在1.4毫米—1.8毫米。割的幅度也要均匀,下收刀要整齐”来自澄迈的胶农王位若说,“过去,由于割胶技术不好,吃了不少的亏,每年每亩少收40多公斤。”

  天然橡胶是我省最大、涉及人口最多的热作产业。为提高胶农割胶技术,我省加强了对胶农割胶技术的培训力度;农业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8年联合启动了全国割胶工技能大赛,每2年举办一次;海南省委、省政府从2010年开始,每2年开展一次“海南省割胶工技能大赛”。

  自那以后,王位若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苦练刀法,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割胶“大师”。“好的割胶技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王位若说,现在,如果天公作美,他家橡胶的单株年产量达到4公斤。

  省农业厅厅长江华安说,实践表明,高水平割胶技术能提升橡胶单产10%左右,延长胶树经济寿命10年以上。割胶技术的提升是提高橡胶单产、增加农民橡胶收益的重点手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