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鹤山市抱团发展让“共和菜”走得更远

日期:2014-03-31 10:09 作者: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鹤山市共和镇利用大棚,大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

  日前,记者来到鹤山市共和镇大凹村委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时看到,农户正在忙碌着,有的忙于收割叶菜,有的正在打理苦瓜苗、青瓜苗……

  “现在正是蔬菜种植青黄不接的时候,叶菜已经到了尾造,而瓜类还没到上市的时候。”随行的共和镇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近年来,鹤山市共和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该镇在东部保留近2万亩原生态的自然山林和4000亩的农田,发展生态农业,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因地制宜

   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

  以前共和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给共和人带来了危机感,诸多问题的出现使得传统农业生产逐渐走下坡路,直接影响了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新的品牌和优势,势在必行。

  鹤山市共和镇农业种植历史悠久,是江门、鹤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传统的优质蔬菜种植基地,“三瓜两豆一葛”远近驰名,近年来经过示范、试种,发展了日本东升南瓜、秀燕小青瓜,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以前共和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给共和人带来了危机感,土地熟化、品种老化、农业机械落后、大宗农产品价格偏低、分散的投入、产出率低等问题的出现,使传统农业生产逐渐走下坡路,直接影响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新的品牌和优势,势在必行。共和镇选择在农业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耕作技术普遍较好的村委会,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

  2002年,共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正式通过了广东省无公害认证。共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分布于平汉、大凹、来苏三个村委会,面积达3000多亩,全年复种面积已达万亩。蔬菜一年三造,瓜豆一年二造,年亩产量达3000-5000公斤。“无公害生产基地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禁止使用的农药,只施用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常用的农药,并由农业、科技部门共同监管,并对蔬菜、土地、水源进行检测,让蔬菜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的要求。”共和镇农办主任蔡国强介绍说。

  目前,共和镇常年蔬菜复种面积达2万亩,建有3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大棚良种蔬菜示范基地、优质茶园种植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共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江门市级星火培训基地,有4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抱团发展

  大力建设专业合作社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共和镇蔬菜生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顾客对蔬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谋求无公害蔬菜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抱团,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了。

  记者来到杨伯的田间,他正在打理苦瓜苗。“长势不错,下个月应该可以上市了。以前种的蔬菜都是卖给别人,今年开始要卖给儿子了。”杨伯笑着说。

  杨伯说:“我以前主要种三瓜两豆,但今年儿子叫我尝试种新品种,多种一些小南瓜、小青瓜之类的,他说看好这个市场,所以听儿子的话。”

  杨伯的儿子杨子敬去年底与朋友合伙成立合作社,他把同村的种植户,其中包括他父亲,都拉了进来。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共和镇蔬菜生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顾客对蔬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谋求无公害蔬菜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抱团,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了,所以,去年底,我跟朋友合作,成立专业合作社,希望共和的蔬菜能走得更远。”杨子敬说。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种出来的蔬菜,如果没有大客户上门收购,我们的日子就很难过,零售的利润太低了,而且出货量不大。我们种菜的,希望有人来帮助我们,今年该种什么,还负责我们的销售,免除我们的后顾之忧。”杨伯说。

  附近的农户,种什么,种多少,现在都跟着合作社走了。“突然觉得压力山大,担心老爸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更担心会辜负乡亲的期望。”杨子敬笑言。

  “我们希望种植出来的蔬菜能卖到香港、澳门去。”杨子敬最近在思考合作社未来的发展。

  种植户的期盼和当地政府的想法一致。

  “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不断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力度,使得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更多样化。目前,在原有4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增加11个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合作社的全方位、多样化。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社员为宗旨,对进一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建立健全农产品实名制,生产、收购、销售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蔬菜进入市场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合作社正常发展。”蔡国强说。

  提供支持

  免除农户发展后顾之忧

  不定期聘请农业专家到镇里进行科研活动,引导农户种植新品种,帮助村民实现了创收。

  为保证共和镇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共和镇建立了共和蔬菜农残检测中心,定期对蔬菜进行检验。

  据当地农户介绍,这些年来,种菜的收入还算不错,每亩年收入可达六七千元。“年纪大了,没什么文化,还好家里有几亩地,种种蔬菜,每年纯收入也有几千元,还可以在家照看孙子,生活过得还不错。”农户冯二妹说。

  如何获得更多资讯和实现增收?这些是共和镇农户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不定期聘请农业专家到本镇进行科研活动,引导农户种植新品种小青瓜、大顶苦瓜,同时筹集资金升级维护全镇100多个蔬菜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帮助村民实现了创收。”蔡国强说。

  据悉,目前共和镇除了传统的“三瓜两豆”稳步发展外,去年经过示范、试种,发展了日本东升南瓜、秀燕小青瓜,并得到大面积推广。此外,台湾水果木瓜、冬种荷兰豆、艾美西瓜、矮脚小白菜等也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指导农户抓好粉葛的根腐病防治,创新和改进粉葛的储藏及包装方法,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保证共和镇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共和镇建立了共和蔬菜农残检测中心,并引进了4套先进检测仪器,选定专职人员,定期对蔬菜进行检验,并督促广大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真正种植出无公害蔬菜。

  相关链接

  镇街名片

  鹤山市共和镇地处鹤山市南部,毗邻江门市区。全镇总面积90.07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区,辖10个村(居)委员会和102个村民小组,农业总人口2.3万人。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境内具有海洋气候特征,温、光、热、雨量充足,四季如春,万物滋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6℃,无霜期长。

  鹤山市共和镇农业种养历史悠久,是江门、鹤山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传统的优质蔬菜种植基地,获得广东省无公害蔬菜标志认证,其中“三瓜两豆一葛”远近驰名,常年蔬菜复种面积达2万亩,远销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和港澳等地。

  建有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大棚良种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共和蔬菜交易中心、现代化农业公司、鸵鸟养殖场和梅花鹿养殖场、优质果菜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共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江门市一级星火培训基地,迄今共有4个项目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特色农作物

  三瓜两豆一葛

  “三瓜两豆一葛”主要指苦瓜、节瓜、黄瓜、肉豆、豆角、粉葛。

  平汉粉葛:主要产于共和镇平汉村,山坡地种植。平汉粉葛粗纤维多,肉质鲜白,无渣,味清甜纯正。有清热解暑、凉血止痢,降血压之功效。平汉每年生产粉葛200多吨。早在2003年,“共裕”牌粉葛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称号。每年到了收获季节,港澳地区和国内商人纷纷前来订购,驰名省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

  大顶苦瓜:因顶大嘴尖而得名,其碧绿润泽、平顶宽背、肉厚饱满瓤少,能清热下火,是夏季消暑佳品,也可药用。从上世纪70年代沿种至今,位居共和镇土特产“三瓜两豆”之首,大量出口至港澳地区。

  江心节瓜:单瓜重约250克,瓜长约15厘米,横径约6厘米,瓜色深绿少黄点,无慢沟,品质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