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是养鸡公司和养鸡户的‘黄金期’,因为春节,活鸡的销量会大大增加,鸡价也会大幅上涨。可是,今年春节前后,养鸡行业遇到了历年来最惨淡的行情,不但活鸡销售受阻,而且价格一落千丈。每卖一只鸡,要亏本近15元。”广东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满面愁容地告诉记者。
销售受阻,鸡价下跌,卖鸡亏本。这种境况,正是开平养鸡行业现在的局面。
在持续了近一年的亏本经营之后,新年刚刚开局,又遭遇如此寒流,开平养鸡业能否“挺住”?能否支撑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开平养鸡行业众多老板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现得毫无信心。
而记者获悉,在如此无情的市场行情“逼压”下,开平已有两家小型养鸡公司先后关门,原因是资金链断裂。
这两家养鸡公司的关门,似乎暗示着开平整个养鸡业前途堪忧。开平的养鸡业能否顶住这次寒流,还是会从此进入“冰封期”?
现状
已有两家养鸡公司关门
今年1月17日,开平市赤水镇和众牧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和众公司)人去楼空,公司老板带着83名合作养鸡农户和供应商的押金、货款总计大约一千万元玩“失踪”。
和众公司于去年6月28日在开平市赤水镇成立,有3名股东合作开办养鸡公司,以开平养鸡行业中传统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发展养鸡。自去年7月初开始,该公司与附近农户陆续签订养鸡合同,饲养了大约100万只鸡。近4个月后,这批肉鸡出栏,却遇上价格低谷,不但没有利润,而且亏本严重。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支付饲料款,也无法支付承诺给合作养鸡户的利润。
与和众公司老板非常熟悉的开平养鸡行业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和众公司选择在去年6月加入养鸡行业,其实明显缺乏“战略眼光”,因为自去年4月初开始,受H7N9的影响,养鸡行业已经全面亏损。在市场前景还未明朗的时候,就加入到养鸡行列,实在是“找死”。事实上,和众公司是在“自寻死路”,和众公司刚刚发展养鸡的那几个月,正好遇上饲料价格大涨,而鸡价大跌,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和众公司因为刚刚起步,三位合伙人的“底子”本来就不厚,资金链一下子断了,连买饲料的钱都无法支付,许多合作养户的鸡,还出现了饿死的情况。
和众公司在行情严峻的情势下无法运转而关门,这本来就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而公司的老板不负责任的玩“失踪”,将事件演变成一桩刑事案件,则更是可悲的事情。
记者还获悉,已经关门的养鸡公司,和众公司其实不是开平第一家。去年下半年,在养鸡业持续4个月的亏损情势下,位于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八一村委会的某小型养鸡公司也正式关门歇业了。据了解,这家养鸡公司规模小,每月上市肉鸡才10多万只,合作养鸡户也只有寥寥数户,但是,该公司也同样遭遇了资金周转困难而无法继续经营的状况,在与合作养户进行最后清算之后,这家养鸡公司“和平”退出,关门大吉。
价格
跌入低谷
“目前肉鸡的出栏价格,跌到了去年最惨时期的价位。”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合民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告诉记者:“合民公司的三大品牌鸡,如今平均每只鸡一出栏,就要亏本近15元。清远鸡和黑凤鸡品牌响,但也卖不起价钱,春节前可以卖到6.7元/斤,如今只能卖到每斤4至5元,三黄鸡价格更低,从春节前的6.3元/斤跌到了3.5元/斤。”
“我们绿皇公司的绿皇经典鸡,一直是市场上的高端产品,价格一直卖得高,但是,近期以来,绿皇经典鸡也出现了价格下跌的情况。公司其他品牌的鸡,价格下跌就更明显了。”开平养鸡行业的“领头羊”黄永禄告诉记者。
一方面是鸡价下跌,另一方面,是饲料价格一路上涨。记者获悉,当前,饲养肉鸡最主要的两种饲料,豆粕的价格已经涨到了3900元/吨,而玉米的价格,也涨到了2500元/吨。
饲料价格上涨,人工价格上涨,而鸡价下跌,一只3斤重的肉鸡出栏,就要亏本近15元。这是养鸡业正在遭遇的残酷事实。
销售
上市流通受阻
“春节前,佛山某大型活禽交易市场关闭了两个星期。深圳活禽交易市场,自年初二关闭后,至正月十五才开放。广州活禽交易市场,又从正月十五开始关闭,要到正月月底才开门。”周智美告诉记者:“这些珠三角大型活禽交易市场,是以往肉鸡进入千家万户的最大集散市场,对开平养鸡业影响巨大。因为开平境内饲养的肉鸡,主要输送地点就是珠三角各地。”
记者获悉,春节前,受H7N9疫情影响,省内各地政府站在公共健康的立场,不得不关闭了一些大型活禽交易市场。这一政策,对养鸡业影响深远。就开平养鸡业来说,不少大型养鸡公司以前熟悉的销售渠道被砍断,造成了上市肉鸡的部分滞销。记者了解到,开平境内的肉鸡,除了绿皇经典鸡、清远鸡、黑凤鸡等知名品牌鸡销售还顺畅外,其他牌子的肉鸡或多或少出现了滞销现象。
各养鸡公司不得不另外寻找销售途径。记者获悉,当深圳、佛山、广州等地活禽交易市场关闭后,开平不少养鸡公司只能将肉鸡运往阳江、茂名等西南山区销售,不但销售速度慢,销售数量有限,而且还加大了运输成本,对养鸡公司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深加工
市场难拓展
为应对市场风险,延长养鸡产业链,开平市绿皇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绿皇公司)积极寻求肉鸡深加工产品的销售发展。去年下半年,“绿皇香鸡”作为一款开平肉鸡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品牌,在取得食品生产QS认证之后,致力于市场的开发。
在记者的牵线搭桥下,去年年底,绿皇公司与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合作,将“绿皇香鸡”产品布入江门地区20多家重点旅游景点的货架,包括各大温泉、小鸟天堂等景点的购物点。“绿皇香鸡”作为侨乡一款特产,正式与侨乡旅游业“联姻”。
但是,记者获悉,“绿皇香鸡”上市一个多月以来,销售情况不佳,市场拓展非常困难。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何岩告诉记者:“‘绿皇香鸡’作为一款侨乡特产,它的高质量,它的良好口感,它的市场定价,都具有同类产品不可比拟的优势,应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才对,但是,市场反应却完全不是这样,因为H7N9的影响,顾客对活禽敬而远之,同样对深加工的熟食鸡也存在戒备心理,顾客担心,熟食鸡是不是用死鸡制作成的?顾客的这种担心,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绿皇香鸡’的制作过程,虽然没有道理,但很难消除他们的顾虑。”
减仓
减少亏损
当深加工这一措施也无法有效减轻市场风险,开平的众多养鸡公司目前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减仓”,期望能以饲养量的减少,来减少公司的亏损。
开平是养鸡大市,以往每年开平上市的肉鸡多达4800万只。自去年4月以来,一直到目前的这种状况,让开平养鸡业失去了应有的信心,众多养鸡公司在春节过后,不得不大大减少鸡苗的投放量,就开平全市而言,目前鸡苗补栏的数量,同比至少减少了3成,而且,养鸡公司还大大延长了鸡苗的投放期。开平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兽医师梁能经介绍。
“合民公司以往每月上市的肉鸡超过了45万只,在这种情势下,公司在春节后大大减少了鸡苗投放,每个月减量到了20多万只,几乎减少了一半。”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告诉记者。
心愿
期待“严冬”快点过去
开平养鸡业“领头羊”黄永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H7N9是不是从鸡传给人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能证明。公众健康与农业产业,两者之间如果存在真正的矛盾冲突,我们当然会支持以公众健康为重。但是,两者之间如果不是你死我活的矛盾,那么养鸡产业就太无辜,太冤枉了。”
“我们天天跟鸡打交道,养鸡户天天生活在鸡中间,但是,没有一个养鸡户感染H7N9。”开平市合民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智美说:“事实上,大型养鸡公司生产的肉鸡,是有安全保证的,因为每只鸡都打过疫苗,因为每一个进出鸡场的人和每一台进出鸡场的车,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
“希望当地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出面,沟通好金融机构和养鸡公司之间的关系,在信贷支持上,给予更多的额度和更低利率。”这是开平众多养鸡公司的心声。
记者获悉,当前,开平众多养鸡公司最大的难关,就是资金关。如果资金链断裂,如果公司破产,受影响的不仅是养鸡公司,开平数万养鸡农户的利益也会受损。“我们合民公司,自去年4月以来,每月亏损三四百万元,公司苦苦支撑。”周智美告诉记者。“我从事养鸡业20多年,这些年赚的钱,基本上都在近一年来亏空了,形势真是艰难。”黄永禄也向记者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养鸡公司都在期待“严冬”快点过去,期待“春天”快点到来。但是,“春天”何时到来呢?开平养鸡行业中无人能给出一个令人振奋的答案。事实上,当养鸡业越来越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就算“春天”到来了,但也只是一个短暂的“春天”,因为疫情风险、台风风险、市场行情风险等,时刻都将发生。
“春天”还没有到,开平众多养鸡公司只能在“严冬”中“挺住”,因为有数万养鸡农户的“命运”与他们息息相关,如果他们倒了,数万养鸡农户就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