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老有所为创培训 为党事业献终身

日期:2011-03-30 09:02 作者: 来源: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老有所为创培训 为党事业献终身

  ——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退休干部孙广灼

  孙广灼,男,汉族,1939年11月出生,山东莱州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农业部党校副校长、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局级)、农业部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1995年被评为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教学评估“优秀党校工作者”,1996年主编了农业院校政治课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1998年主持创办了《农业部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并任主编。孙广灼同志自2000年退休后,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着自己钟爱的事业——党的干部教育工作,受聘担任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司局级干部进修班办公室主任兼班主任,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教学顾问、兼职教师,中央国家机关分校国家海洋局等党校班论文评审委员会成员等职务。孙广灼同志数十年如一日,长期和同事们奋战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第一线。他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每期培训班都和学员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讨论,总结培训经验、创新培训方式。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为党校教育事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不管是师生还是同志们,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孙老师。

  孙广灼同志曾两度被中央党校评为党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被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评为优秀党员,2005年被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授予“党校建设贡献奖”。

  老有所为创培训 党校教育树模范

  2000年,孙广灼同志退休后,马上接到了参与筹备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培训班的工作任务,担任这个班的办公室主任和班主任,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并连续工作至今。在他的主持下,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培训班从2000年秋季开始举办,每年两期,已连续举办了18期,培训司局级干部900余人,为加强中央国家机关的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了阵地作用。他退而不休,每期培训班从前期的筹划准备,到正式开班的教学管理,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在开班前的2个月就要设计课程、联系老师,为3个半月的学习培训做好准备。开班后,要进行学员管理、党籍管理和论文总结等工作,这些工作繁重而琐碎,他一心扑在事业上,老伴有病,都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她,他对此也感到有些内疚,但是,老伴并不责备他,而是默默地支持和鼓励他,使他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事业中,十年如一日他严谨的教学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谦逊的为人风格,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同事和学员,赢得了同事及学员的尊敬和好评。

  他长期从事党校工作,经验丰富,但是他并不满足,仍然对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手段等方面进行钻研,孙老师经常对同事说:“我们不能只做一般的事务性管理者,还要做专家式、教学式的管理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边忙于管理,一边认真备课,开发的几门特色课程,如《党校学习方法论》、《党校学习期间的党性锻炼》、《如何撰写党校毕业论文》等,已经成为培训班的品牌课。同时,在党校学习方法论上认真钻研,结合培训特点,突出领导干部学习规律,提出了“六步式”学习法,即在每个教学阶段,要求学员按照六个步骤进行学习:引言提示——预习教材——授课辅导——复习思考——研讨交流——归纳总结。其中每个单元的《引言提示》和《归纳总结》由孙老师讲,从问题引出方法,从认识谈到收获,孙老师从学员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方面入手,向大家介绍如何将学习理论转化为工作方法,这正是学员急需要学习的,学员们听了之后感到非常解渴,认为方法非常管用,这两个环节得到了所有学员的认可和好评。由于培训班办得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受欢迎,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培训班成了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第一班,被大家称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示范班和精品班。

  淡薄名利重党性 德高望重人敬爱

  孙老师作为战斗在党校第一线的教学人员,时刻把“党校姓党”的办学原则落实到教学中。针对党校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他结合教学需要,开发出了《党校学习期间的党性锻炼》,并在培训班上给学员们做专题讲座。学员们反映孙老师不但学术水平高而且党性觉悟高,思想坚定,情感深厚,他把做好党的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用心讲好每一堂课。孙老师对党的坚贞不渝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员,每一堂课都给学员带来心灵的震撼和触动,因为孙老师真正做到了把“党性教育与爱党信党”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这一课程被中央国家机关党校刻制成教学光盘,孙老师本人还多次应邀到有关部门党校讲授,所到之处,均受到学员的好评。这一课程的开发和讲授,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中央国家机关分校系统党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作出了贡献,也发挥了一名党校兼职教授应发挥的作用。

  孙老师为人谦逊、淡泊名利。孙老师对金钱、名利、地位看得很淡,他在培训班上讲课从不收取一分讲课费,而且还坚持多年为我院离退休老干部讲党课,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为了给老同志讲好课,多年来,孙老师一直坚持广泛阅读书报杂志,把握政策、理论动态,充实教学实践材料。每次讲课备课虽然很辛苦,但是当他看到老同志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是那么渴望学习和了解,再苦再累他也不当回事,因为他认为他在为党的老干部的思想建设工作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位老领导、党的老干部,他从不以领导自居,待人和蔼,处事低调。他的同事说“与孙老师合作共事感到很愉快,相处起来亲似父子,多年来,孙老师就如一位长者、一位良师、一位益友,在生活、工作和做人方面都影响和感染着年轻一代。感觉能与孙老师合作共事十余载,是难得的缘分,是自己一生中难得的财富。”学员们一提起孙老师,都连声称赞,说孙老师人品好、业务精、能力强,在孙老师教育和指导下,参训学员很快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转变岗位、转变身份、转变生活方式,进入了学习角色。在学习期间,学员们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孙老师总是能用通俗易懂的道理给学员讲清楚,在研讨交流中,孙老师总能在学员们充分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为学员在学习中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

  苦心执教做人梯 为党事业献终身

  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一直是孙老师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他潜心思考,苦心钻研,探究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探索中,提出了“六步式”学习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培训班从开始创办到第17期,始终是孙老师在做相关的组织协调、教学管理工作,十载春秋,在孙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的助手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孙老师和他的助手搭建的老少配组合已经在中央国家机关等部门打出名气,占有一席之地。

  孙老师坚持传、帮、带,积极引导年轻人,深入教学第一线,体验培训、学习培训、钻研培训,培养优秀培训管理者。孙老师也经常说,他已经在培训一线奋斗近十年,是时候该到幕后,让年轻人冲向一线了。在荣誉面前,孙老师总是往后退,他说作为一位退休人员,他希望把奖项多给年轻人,多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干事业。在孙老师和他带领的培训团队多次获得先进荣誉,使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培训班连续三次被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评为先进班集体,在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2000-2005年度教学评估中评为优秀,孙老师还多次被中央党校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孙老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把他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使培训教学管理再上一个新水平。如今孙老师把他毕生的感悟和体会贡献出来融入到《如何当好党校培训班班主任》中,对培训管理者进行宣讲和指导,把他多年的实战经验无私的奉献给后人,正所谓十年磨一剑,风雨铸辉煌。

  孙老师对他的退休生活感悟颇深,他认为老同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自己身体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在自己业务专长范围内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进行“老有所为”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一方面,可以继续为党工作,心理上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参与而使培训工作质量确实有所提高,会倍感欣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面对取得的成绩,孙广灼同志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活到老,学到老。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干部培训事业贡献力量,为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增添光彩。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二○○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