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农业部办公厅调研组赴内蒙古调研农牧民增收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日期:2014-09-19 18:58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团支部一行四人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对农牧民增收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现状,听取了自治区、市旗和乡镇(苏木)多级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并与基层干部群众和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内蒙古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农牧民增收。调研组走访的门克庆嘎查(村)合作社,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利用当地油气和煤矿资源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主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美化等劳务工作,带动全村257户农牧民致富,彻底甩掉了以前“有名贫困村”的帽子。贾桃家庭农牧场则通过土地流转、沙地改良,整合土地260多亩,用于种植青储饲料及玉米,规模效益明显。内蒙古蓝色牧野肉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达茂旗德彪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达茂草原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有机农畜产品,形成品牌优势,效益显著,带动入社的农牧户1500多户。

  调研组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当地农牧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牧业金融服务较为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比较低、涉农项目资金还有待整合等。调研组建议,一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对传统农牧业改造,提高科技贡献率,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推动实施舍饲圈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变粗放式种养为精细化种养;二是调整农牧民收入结构,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多渠道引导创业就业,提高工资收入,充分释放农村耕地草场经营权的财产功能,增强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各种农业补贴,建立完善金融支农制度,加强对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把分散的项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拳头优势;四是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积极引导物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走向农牧业生产,为农牧产品销售开辟新的渠道,提高农民增收的幅度和质量。(董茉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