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在首都水源地里耕耘生态渔业

日期:2008-08-20 15:54 作者: 来源: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眼下,张家口市渔业系统的干部们格外忙。在市畜牧水产局会议室里,刚刚安排完水产品药残抽检工作,又接到了省水产局督查组到了张家口的电话。正值北京奥运会期间,渔业干部或深入基层保安全,或紧盯水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张家口市的渔业工作凸显出了特别之处。特殊的区位、特别的责任,让这里的渔业干部频添了几分忙碌。

    张家口市位于首都北京的西北部,既是北京的上风头,也是北京的水源地。因此,张家口市的渔业,就像是在首都的水源地里耕耘,发展渔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做到二者并重。因此,生态渔业是这里明显的特征,所生产的绿色生态水产品大部分供应北京市场。虽然该市水产品的年产量稳定在万吨以上,但在全省仍属于水产小市,占全市大农业的比重也很小。但是其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明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举足轻重,在冀、晋、蒙和京津地区享有盛誉。今年7月11日,河北经济日报的头条消息,刊发“官厅水库恢复北京饮用水源地功能”中称,“这是近年我省怀来县及库区上游坚持综合治理的结果。”“2005年,对官厅水库首次实行全面封库禁渔,并多次实施了增殖放流,投放各类鱼种百万尾,形成了对库区沿岸、河道、水质生物,渔业资源综合协调的治理体系。”其表述正是体现了张家口渔业与北京1700万人口饮用水的特别关系和张家口渔业工作特殊的作用。

     

    增殖、开捕总关“清”

    张家口渔业水面之一的官厅水库,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她位于我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和北京延庆县境内,控制流域面积47000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41.6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后期,库区水质受到严重污染,90年代水质继续恶化,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北京生活饮用水体系。进入新世纪后,面对首都水资源严重短缺和近年北京申办绿色奥运的新形势,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成为了国家当务之急。

    2005年4月14日,在怀来县卧牛山库区曾有过一次这样的场景:“官厅水库净水增殖放流”仪式上,出席领导和渔业人员向水库投放鱼苗,在欢腾的礼乐声中,四辆满载鱼苗的大汽车停在水库边,一筐筐活蹦乱跳的鲢鱼鱼苗被投放进水库,鱼儿簇拥着游向水库深处。这是京张两地为改善官厅水库水质,继年初发布历史上的首次封库禁渔令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据专家们说,增殖放流鲢鱼鱼苗的主要目的就是净水,它关乎着官厅水库的“清”。为此,北京、张家口渔业主管部门及社会仅在官厅水域,3年内人工增殖放流的池沼公鱼发眼卵就达20亿粒,草、鲢、鳙鱼种6万多公斤,夏花768万尾,投资达到100多万余元。在位于北京密云水库上游的赤城县,每年仅向云州水库放流的池沼公鱼发眼卵2000万粒,鲢、鳙、草鱼鱼苗1000万尾。

    2007年9月1日上午,在卧牛山库区还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张家口市、怀来县渔业部门与北京市延庆县和官厅水库管理处,联合举行了官厅水库渔业解禁开捕仪式,两地三方有关人员云集,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报道。这是因为,春季投放到官厅水库中的当年生池沼公鱼已进入捕捞期,如不适时捕捞,不仅影响渔民收入,还对水库水质造成污染。这是在放养了大批滤食性、草食性鱼种,消化掉了水中浮游生物和水草等污染水质杂物近亿公斤,增殖渔业资源上千吨的背景下的渔业解禁。这解禁开捕仍然为的是北京的一盆净水,关乎着官厅水库的“清”。

  特色养殖富渔民

    阳原县特色渔业富渔民

  张家口的渔业人不仅负有特殊责任,更有自己的特色渔业。张家口特色渔业的开发过程,彰显出来的,是张家口渔业人的睿智和富民强业的精神。

  郭俊山是阳原温水鱼养殖业的开拓者。这位原本土生土长的澡洗塘村农民,自从他1994年承包村里8亩温泉池塘起,就开创了一个养殖温水鱼的特色渔业。

  就是这位聪明的养鱼人,他看到了利用家乡温泉资源发展温水鱼的商机,潜心研究了养殖热带鱼的技术,在市县渔业部门的指导下开创了全市的温水养殖产业。就是这位辛勤的耕耘者,他打地热井、修水泥池、购置自动投饵设备,将发展温水养殖的投入逐年增加到了上百万元,创建了三马坊乡温水绿色生态园区,建成了罗非鱼养殖基地,并打开了京晋蒙广阔的销售市场。如今,他的温水鱼养殖面积发展到90多亩,产量达到150多吨,年产值突破了120万元,园区被命名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生产的温水鱼已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也就是这位富裕起来的养鱼人,他主动帮助本村的郭全兵、郭全文等农户搞起了罗非鱼养殖,拿出帮扶资金40多万元。也正是在这位养鱼人的引领和帮助下,乡里那些中小型的温水鱼养殖户每年有了2万—10万的渔业收入,全乡的渔业产值达到300万元,并使60多名闲散劳力就业。如今的郭俊山,养鱼致富后,又挖掘热水资源,办起了游泳,垂钓,观赏,休闲洗浴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赤诚县虹鳟鱼养殖基地

  张家口市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集中在阳原、怀来和赤城三县。目前,阳原三马坊罗非鱼温泉养殖基地,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100多亩,年产罗非鱼100多吨,罗非鱼苗种50吨左右。该基地还在现有温泉养殖基础上,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打破了常规养殖周期,实现了常年养殖和错季养殖,养殖品种在吉富罗非鱼基础上,又引进了彩虹鲷,淡水宝石鲈等多种热带鱼类。预示着将有更多从事温水鱼养殖的农民致富。无独有偶,近年来,张家口渔业人开发利用地处塞外的冷水资源,逐年扩大的虹鳟等名贵鱼养殖也成为又一特色渔业。在赤城县,自从2002年第一家虹鳟鱼场建场以来,这县的虹鳟养殖场已经发展到7家5处,由2002年的7.5亩养殖面积,2003年的100吨产量,快速发展到2007年的23亩养殖面积、202吨产量、450万元以上销售额。这标志着张家口又一特色渔业的形成,渔业人又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

  三大基地立渔业 科学管理促发展

  看过官厅湖朝阳下张网的渔船、阳原县温泉绿色生态园,再去坝上淖泊、坝下水库看看冷水渔业,9956公顷大水域和492公顷池塘构成的张家口渔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道亮丽特色渔业风景。

  近年,张家口渔业逐步形成了以赤城、涿鹿、蔚县为主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以阳原县为主的地热温泉水罗非鱼养殖基地和以官厅水库、壶流河、云州水库及坝上水库、淖泊为主的大水域资源增殖基地。目前,张家口市的渔业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原则,利用丰富的冷水资源,逐步建成了以张家口龙城冷水鱼养殖场为龙头的十几家冷水鱼养殖场。目前,赤城县总养殖水面达6760亩,年产量达到600多吨,总产值超过634万元。其中,虹鳟鱼养殖水面23亩,年产值达到450万元以上,且虹鳟鱼产品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为确保生态渔业、特色渔业的健康发展,张家口市在依托科技支撑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渔业的科学管理。2007年,针对五一期间官厅水库非法电鱼现象,成立了市县渔政部门为主,多方配合的治理非法捕捞工作领导小组,在为期1个月时间里,查处非法捕捞案件3起,处理涉案人员6人。为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该市在2007年渔业生产旺季推行了苗种生产许可制度。经过专项治理整顿,对符合苗种生产条件的5家苗种场点发放了苗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取消不合格生产场3家,全市苗种许可证发证率达到100%。为加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和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将全市养殖水面均纳入到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监管范围,监管率达到100%。为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在渔业重点养殖区域赤城、涿鹿、阳原、宣化县、宣化区成立了五个病害测报区、十五个测报点,对全市的主要养殖品种虹鳟、罗非鱼、鲢、鳙、鲤、草、鲫鱼等进行监测,定期进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怀来县水生动物养殖病害防治站的建设将大大提升该市渔业发展水平。(河北经济日报 2008年8月18日 第三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