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大连市2003年渔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日期:2004-02-24 15:37 作者: 来源: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2003年,大连市渔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落实《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提出的做大海洋产业,推进“海上大连”建设的要求,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发展渔业经济。在港口建设征海,养殖产量减少7万吨、产值减少4亿元的情况下,仍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市渔业产值达到120.5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1.9%;渔民人均收入8500元,增加500元。

  海参、鲍鱼、海胆、魁蚶、牙鲆鱼、菲律宾蛤仔、河豚鱼、虾夷扇贝等10大优势养殖品种规模逐步扩大。海参增养殖出现热潮,增养殖面积达到42万亩,全市海参产量达7000吨、产值7亿元;陆地工厂化养殖新增15万平方米,总规模达到55万平方米;深水养鱼大网箱由上年的40只增加到105只;虾夷扇贝、海参、鲍鱼、魁蚶、海胆、象拨蚌等优质海珍品的底播面积新增20万亩,累计面积达到110万亩。优势品种养殖规模扩大,带动苗种产业的迅速发展,去年繁育各类水产种苗近20种350亿枚,比上年增加150亿枚,产值达到6.2亿元,基本满足了生产需求。

  远洋渔业继续稳步发展,包括被代理渔船全市派往国外的远洋渔船已达302艘,实现产量16万吨,产值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20%,远洋渔业效益普遍提高。

  善岛、金山、中联、凌井等10大市级渔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先后投入7.8亿元扩大生产规模和检测装备,增强了辐射带动能力。同时新涌现出有德、海晏堂、玉璘、九鲜房等一批新的渔业龙头企业,新上海珍品育苗、养殖、加工大项目20多个,带动10大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和水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善岛食品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元,增加了寿司甜虾、獐鱼蛸、寿司海螺肉、蔬菜饼等新品种生产线,带动2000多渔(农)户增加收入700万元;有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600万元建成3万平方米海珍品育苗室,3月份动工,6月份投产,繁育海参苗创销售产值5000万元,当年兴建、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龙王塘渔业加工园区,经过两年开发,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园区框架已基本形成。2003年该园区实现加工产值4.5亿元,水产品交易市场实现交易量3万吨。

  编制项目册,建立项目库,“非典”期间,利用电话、电传、电子网站平台来进行招商引资;“非典”后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招商活动。渔业已成为全社会的投资热点,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一起向渔业涌来,2003年大连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投资1000万元—2000万元大项目24个,2000万元—5000万元大项目24个,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7个。到目前为止95%以上的项目已建成投产。

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