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位村支书的烦心事
年过六旬的闵天贵是四川省彭山县欣荣村的支部书记,调查组在该村走访时,听他讲起最近遇到的烦心事。
欣荣村是彭山县一个水稻制种专业村,近年村里形成了春夏水稻制种、秋冬种中药材川芎的模式,一般每亩效益6000元以上,好年景可达万元,村民收入明显提高,去年人均收入1.1万元,村里先后成立了中药材、水稻制种专业合作社。随着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增多,许多村民将地转租给亲戚邻里种,出现了一批种植大户。闵支书一家在村里租了150亩地,同时秋冬季还在外村租400亩种中药材,收入颇丰。
闵支书介绍,现在村里每家田块都很零碎,小的不到1分、大的不到1亩,平均只有半亩,且很分散。去年村里利用四川省种业提升工程资金改善了部分田间路渠,购置了水稻制种农机具。目前国家和省里重视水稻制种,也提倡搞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这使他萌生搞整村土地流转的念头。他的想法是,先将村里土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全村统一进行田形调整,划分15亩一个单元,由村里大户和有劳力的家庭自愿租种,这样既可以提高村民承包土地收益,又利于农机作业搞规模种植。在征得上级部门和多数村民支持后,村里先后召开村两委、党员和村民全体会,讨论并通过了整村流转方案,所有村民都签字同意。但在年底全村流转整地进度过半时,有几户村民嫌流转后的地离家远了、不如以前的好,还要承担土地整理费,转而又反对将承包地流转,经多次协商无果,导致整村流转方案最终流产,闵支书为此几天不思茶饭。
调查组随机走访了村里30多户村民,大家普遍反映,村里搞土地流转是件好事,绝大多数都是赞同的。一些上年纪的村民惋惜地说,现在儿女都在外打工不愿做农活,自己种田干不了几年,流转就可以把地交给村里拿租金,就是还有几户思想没想通。68岁的老村主任老两口还在种5亩田,他说家里的田划成11块分散在不同地方,雇工都要四处跑,无形中增加了用工成本,许多小户都反映种田投入不如从前。有大户反映,农机下田整地、收割困难,所以宁愿到外地租种集中田块,希望村里能尽早实施土地流转。
调查组建议,村里土地流转可以分步走,先推动部分试点,让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再整村流转,并协商当地农业部门给予指导和支持。闵支书表示,他不会放弃,将力争在任内促成此事,同时建议国家加大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支持,针对农户自发组织的土地流转给予专项补贴,谁流转就补贴谁,每亩补贴100-200元不等,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赴四川调查组供稿)
相关新闻
- 【四川】仁寿将于9月23日举办农民丰收节 2019-09-19
-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和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 2019-01-28
-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 2018-11-27
- 四川省高县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2018-11-16
- 四川启动乡村振兴规划试点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