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961215202500213
- 信息所属单位
- 区域协作促进司
- 信息名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189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25〕223号
- 生效日期
- 2025年07月29日
- 发布日期
- 2025年07月30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189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7B961215202500213
- 信息名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189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25〕223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区域协作促进司
- 生效日期
- 2025年07月29日
- 发布日期
- 2025年07月30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189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18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字体:[大 中 小]
杨宝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京津冀农业农村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京津冀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京津冀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支持三省市立足农情特点、功能定位和互补优势,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标方向,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2020年以来,会同财政部支持北京市以设施蔬菜、蛋鸡、奶业为主导产业建设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天津市以奶业、生猪、小站稻、设施蔬菜、虾为主导产业建设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河北省以食用菌、中药材、设施蔬菜、鸭梨、小麦、谷子、花生、奶业、马铃薯、肉羊为主导产业建设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项目实施,支持京津冀地区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实现了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二是加力支持渔业产业发展。支持天津市开展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对传统养殖池塘和流水型工厂化车间进行改造,建设工厂化循环水等立体车间,配备机械化、智能化养殖装备,实现高效集约养殖。支持京津冀三省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进一步扩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养殖尾水治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等行动的示范推广范围,全面提升养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京津冀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产业集群项目的建设指导,推动全链条开发、全环节增值、全产业融合。
二、关于建立区域性农村产权和资源要素流转交易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近年来,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开展试点建设。2023年会同中央农办等10部门印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建设参考》,组织批复试点81个(包括省级13个、市级33个、县级35个),其中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均纳入整省试点。2024年以来,指导各试点地区健全交易体系、完善交易规则、加强风险防控、强化监督管理,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同时,指导京津冀、成渝、长三角等试点省市开展跨区域市场联合与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是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参考规范(试行)》,基本涵盖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运行的主要方面和现行主要品种,初步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制度规则体系,为进一步提升流转交易规范化水平和加强跨区域市场联合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建设中继续支持京津冀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共享和市场间联合与合作。
三、关于支持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
京津冀地区创新要素密集、科技人才集聚,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京津冀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项目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进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促进关键技术成果高效转化,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与工作部署。建立农业农村部牵头、两省一市农业农村部门参与的“1+N”区域协作工作机制,启动京津冀农业农村协同发展工作方案编制工作,系统谋划“十五五”期间农业科技协同攻关等重点任务。组织两省一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同谋划推进“通武廊”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引导科技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集聚。二是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天津市建设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智慧养殖、农产品低碳冷链等2个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杂交粳稻遗传育种、生物兽药创制、花卉智慧生产技术、奶牛遗传育种与繁育等4个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显著提升了天津农业科研条件和原始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建设京津冀农业科技会客厅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推进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十四五”以来,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涉农领域14个重点专项,支持京津地区科研院校和企业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开展200多个项目研究,围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同时,依托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对京津冀农业科技发展的统筹指导与资源支持,深化重点领域协同协作,充分考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求,更好发挥区域创新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体系融合,助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5年7月29日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