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220315202300775
- 信息所属单位
- 种业管理司
- 信息名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189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 文 号
- 农办议〔2023〕115号
- 生效日期
- 2023年07月20日
- 发布日期
- 2023年07月21日
- 内容概述
-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提升制种基地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完善种子储备制度,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索 引 号
- 07B220315202300775
- 信息名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189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 文 号
- 农办议〔2023〕115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种业管理司
- 生效日期
- 2023年07月20日
- 发布日期
- 2023年07月21日
- 内容概述
-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提升制种基地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完善种子储备制度,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189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1日
字体:[大 中 小]
甘肃代表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子基地建设。近年来,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出台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把种子基地建设作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支持优势制种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以甘肃玉米、四川水稻和海南南繁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为核心、以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子基地“国家队”,保障了全国75%以上的农作物生产用种。按照种业振兴行动部署安排,2022年我部进一步优化调整国家级种子基地布局,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总数达到216个,实现了粮棉油糖、果菜茶药等作物基本全覆盖。
一、关于支持河西地区制种基地建设
甘肃张掖、酒泉、武威、金昌等河西地区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优势基地,为保障全国玉米种子供应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项目,支持建设玉米制种基地。“十三五”以来,我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制种大县奖励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先后支持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肃州区、渭源县、民乐县、山丹县等制种基地建设,支持改善制种基地基础设施条件。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种业振兴基地提升行动部署,继续支持甘肃河西地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同时指导甘肃省有关方面加快编制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规划,统筹利用好国家制种大县奖励、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项目资金,进一步提升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水平,增强种子生产和供种保障能力。
二、关于支持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建设
2017年,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目前已累计支持创建了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将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酒泉市肃州区、临洮县、宁县等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范围。为打造集种子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国家级种子产业园,2018年支持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创建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支持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创建以玉米种子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纳入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范围予以重点支持。下一步,我部将积极支持张掖市以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统筹用好制种大县奖励、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等项目资金,推动种业企业、科研单位与玉米种子产业园结合共建,引导优势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园区聚集,延伸玉米种子产业链,加快提升制种基地现代化水平。
三、关于支持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我部积极推进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专项中,推动设立了“种子繁育技术装备研发”项目,集成研制了玉米、水稻、蔬菜等育制种生产成套装备以及玉米高地隙自走式玉米去雄机、种子精细选别装置等专业制种机具。我部会同财政部,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将育制种涉及的整地、植保、施肥、收获等通用机具以及种子播前处理设备、种子精选机、玉米去雄机等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22年,我部批准立项了张掖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重点突破玉米制种机械去雄技术实现难、收获损失率高、播种精度低等技术难题,为推进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我部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进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支持制种机械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先进制种机械装备研发应用,争取将更多种业专用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加快提高“耕、种、管、收”作业质量与效率,持续提升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
四、关于支持国家级种子储备基地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种子储备工作。198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种子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种子储备制度,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015年,我部印发《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助经费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落实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主要用于种子保管、质量检测、贷款贴息等事项。近年来,我国玉米种子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态势,生产用种供应充足,同时国家和省级每年储备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种子,完全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用种需要。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种子法和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强化国家和省级种子储备有机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建设种子储备基地,提升农业生产用种保障能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种子基础。
五、关于支持建设河西玉米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性资源。2015年,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出台,全面部署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2021年,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工作,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同年,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设施建设进行了全面布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长期库及其复份库为核心、中期库(圃)和原生境保护点为骨干、省级资源库(圃)为补充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项目,积极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和引进中转隔离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国家统筹、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不断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感谢你们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