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220315202001093
信息所属单位
种业管理司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52号(农业水利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农办案〔2020〕230号
生效日期
2020年09月25日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09日
内容概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52号(农业水利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 引 号
07B220315202001093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52号(农业水利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农办案〔2020〕230号
信息所属单位
种业管理司
生效日期
2020年09月25日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09日
内容概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52号(农业水利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52号(农业水利类15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9日

字体:[大 中 小]

  黄宗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贵州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的提案收悉。经商贵州省人民政府、科技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 

  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部署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种子法、畜牧法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三五”规划等明确了作物、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框架、分级保护制度,以及各级政府的保护责任。贵州省农业种质资源丰富,从江香猪、矮脚鸡、长顺绿壳蛋鸡已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9年我部启动了包括从江香猪在内的国家级地方猪等遗传材料采集制作工作,今年启动了贵州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2019年贵州省组织实施菌物资源普查及创新利用项目,安排资金1900万元,开展全省菌物资源普查菌物资源多样性研究普查与收集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信息,已在全省40个县(市、区)收集标本5000余份,保存活体组织2400份完成野生兰花、野生百合、野生茶等30余种农业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加快摸清贵州省农业种质资源家底。今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种质资源普查、保护体系完善、保护责任落实等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顶层设计持续加强。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贵州省、科技部、财政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贵州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顶层设计,推动加快制定贵州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细化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与政策举措等。二是继续组织实施好贵州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适时启动畜禽、水、农业微生物等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工作,统筹做好国家、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三是切实将省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市县政府的属地责任和保护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健全保护体系,强化组织保障。 

  二、关于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中央财政通过部门预算项目,设立了物种品种资源保护、农业品种改良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专项,每年投入经费近2亿元,支持包括贵州省在内的作物、畜禽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护鉴定与评价创新,以及良种科研联合攻关等。“十三五”期间,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支持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承担了粳稻新种质创制、玉米新品种培育、油菜测试网点建设与新品种应用等课题。贵州省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省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投入,2017—2020年,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发展资金5.6亿元,支持种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科学研究等。2020年,安排2840.39万元预算用于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等相关种质研究机构基本支出,保障其正常运行。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继续通过现有渠道支持贵州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相关工作。在“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布局中,统筹部署农业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等科技创新工作,鼓励贵州省相关科研单位,按程序申报和承担农业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育种方法与关键技术研发等相关项目或课题。贵州省将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给予支持。 

  三、关于加大对贵州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支持力度 

  “十二五”以来,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项目,中央财政、贵州省财政持续支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了矮脚鸡、三穗鸭、黔北麻羊、江口萝卜猪、乌金猪等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以及种猪、种羊、种鸡测定站、原种场等;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江口野生兰花、普安野生四球茶、荔波野生桑猕猴桃兰花、毕节金海湖猕猴桃、纳雍云贵水韭等5个国家级农业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区)保护面积9000余亩贵州省立项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建立茶树、果树等种质资源圃(库)10余个,收集种质资源15000余份;新建改扩建家禽种繁场53个,以及省种公牛站地方猪资源场、菌种保藏中心和标本馆等,覆盖了长顺绿壳蛋鸡、赤水竹乡鸡、荔波瑶山鸡、乌蒙乌骨鸡、黔东南小香鸡、三穗鸭等主要特色优势品种安排65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辣椒种质资源中期库项目建成后,保存辣椒种质资源能力将达1万份基本实现贵州辣椒种质资源大数据采集智能化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基建项目对贵州省予以倾斜,支持建设作物、畜禽种质资源中期库、基因库,尤其是地方特色作物种质圃、畜禽保种场。贵州省也将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中、短期库建设力度,建设不同农作物、动物、微生物的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0万份以上。 

  四、关于加强学科建设,推进贵州农业生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已组建了31个国家生物种质与试验材料资源库,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并对平台提供服务等予以支持。通过科技创新工程专项,支持作物、园艺、畜牧学科集群等。贵州省依托贵州大学组建国内外一流的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支持实施“2114”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开展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品种选育和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研究等。2019年,贵州省定向委托高校院所聚焦种业创新工程开展人才和团队建设,启动建设甘薯、核桃、三穗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等15家高校院所及企业承建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在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委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牵头承建食用菌育种重点实验室等。《意见》出台了农业种质资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明确了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农业种质资源相关学科。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意见》,推动种质资源保护科技人员绩效工资、职称评定、人才分类评价、表彰奖励等制度尽快落实落地;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强化专业人才队伍与研究团队建设贵州省将进一步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学科建设,通过“双一流”建设、学科突进行动,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打破学科壁垒,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保存与改良创新、育种方法与技术等关键技术系统研究,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提升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0925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010-59193186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